每当来到湄公河畔,看着那奔涌而来的滚滚水流,不由人心潮难平。举目北望,好似看到那广袤的青藏高原上的源头;低头察看,总想分清究竟哪一股水流来自千里之外的中国;掬一捧,尝一口,好像又苦又甜:苦,大概是江河经受了太多的苦难;甜,则肯定蕴含着中国同邻国的浓重情谊。  

 

中国的河流,大多顺地势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少数则从北向南经由一个或几个邻国注入南中国海或印度洋。这种北南走向的国际性河流,源远流长者有五条。其中三条注入印度洋:发源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穿过喜马拉雅山,向南流入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西藏的独龙江,流入缅甸境内后称恩梅开江,汇合其他支流后则称伊洛瓦底江;发源于西藏的怒江,经云南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另外两条则注入太平洋:一是发源于云南的元江,进入越南后称红河;二是位于萨尔温江和红河之间的澜沧江,进入中南半岛后称湄公河。在这五条国际性河流中,无论是长度还是流域面积,湄公河都堪称翘楚。它把中国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五个国家在地域上联结在一起,在情感上纽结在一起,成为互助互利、合作发展的一个大动脉。

 

湄公河畔待运的木材

 

湄公河全长4800多公里,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和第三大河流。作为其主干的澜沧江,全长2130公里,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流经四川省的横断山区,“花色三春满,雷声十里通”,谷深滩险,自然景色壮观。进入云南省,水势稍微平缓,从西双版纳流入缅甸。从此,它吸纳上百个支流,改称湄公河。湄公河流过老挝和泰国边境,纵贯柬埔寨全境,然后转向东南,进入越南南方。这时的湄公河分为九支,越南称为九龙江,河水从九个出口注入南中国海。

 

湄公河在中南半岛有2700多公里。其中,从中缅边界到老挝首都万象为其上游,长1053公里,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河床狭窄,河道弯曲,多急流和浅滩,水力资源丰富;从万象到老挝南部的巴色为中游,长724公里,地势起伏不大,河谷宽广,水流平静,不少河段可以航行,富有灌溉之力,便利农业发展;从巴色到柬埔寨首都金边为下游,长559公里,河流两岸为平坦而略有起伏的准平原;金边以下到河口为三角洲,长332公里,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壤肥沃,为东南亚稻米主产区之一。

 

就流经的国家来说,湄公河从正北向东南,再向正南,成为老挝和泰国长达1600多公里的界河。然后,直下柬埔寨,南北500多公里,纵贯其全境。最后向东南,进入越南南方,形成河汊纵横的三角洲。三角洲面积4·4万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不到2米,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湄公河上的货郎

 

湄公河这一名称的来由,说法不一。一说来自泰语和老挝语,意为“众水汇聚之河”,因为老挝全境和泰国东半壁的河流,几乎都注入湄公河。一说来自柬埔寨语,意为“母亲河”,因为湄公河以及与其相连的洞里萨湖,终年水量充足,盛产鱼虾,便利水稻种植,大多数柬埔寨人依赖湄公河而生存。

 

还有一说是,湄公河的本意是生存的“血脉”,富足的“灵丹”。这条河流经地区属热带气候,气温高,降水多,有利于热带作物生长,橡胶树、椰子树、糖棕树以及水稻、甘蔗、咖啡生长良好。

 

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典型,有2万多种植物,430多种哺乳动物,1200多种禽鸟,800多种爬行和两栖动物。湄公河水系拥有丰富的淡水鱼类,已知多达1700多种,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水系。年产鱼250万吨,为沿岸的6000万人提供所需百分之八十的动物蛋白。

 

湄公河水力资源丰富,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澜沧江穿流在横断山区,峡深水急,人均占有水资源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5倍,目前仅开发利用百分之五左右。湄公河流域的径流大多来自降雨,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800万千瓦,可开发量估计为3700万千瓦,已开发量不到百分之一。

 

目前,中国云南省在澜沧江上兴建有漫湾和大朝山两个水电站,正在兴建和计划兴建的还有好几个。泰国、老挝和柬埔寨也已经或正在湄公河上修建大坝和电站。现在的问题是,电站和大坝的修建可能会影响到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因此而引发外交争端。因此,早在1995年,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四国就建立湄公河委员会,共同协调和管理湄公河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次年,中国和缅甸成为这一组织的“对话伙伴国”,也加入共同管理与开发湄公河的行列。

 

2010年春天,中国西南部、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持续干旱,湄公河水资源分配问题凸现。有的国家认为中国在澜沧江上修建大型水坝是导致湄公河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美国利用这一问题挑拨中国同湄公河沿岸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澜沧江向湄公河的供水量只占其整个水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湄公河中下游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流域的降水量骤减,而不是中国修建水坝。这一点,湄公河沿岸国家后来均已明白,挑拨离间也就徒劳。

 

湄公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另一个方面是航道。总体来说,澜沧江和湄公河中上游因落差太大,急流险滩太多,航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清除险滩暗礁,部分水段还是可以利用的。1994年,中国成立“国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前期研究协调组”。云南省在澜沧江上修建多个大型港口、码头,增建泊位76个。

 

2000年4月,中、老、缅、泰四国签署《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议》。经过几年的努力,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得到整治,通航能力显着提高。2010年8月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中国与柬、老、缅、泰、越合作修建湄公河铁路网的计划,计划于2020年完成。届时,水道与铁道相互配合,将成为把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联结成一片的“黄金走廊”。

 

对中南半岛各民族来说,湄公河不但是生存的母亲,也是精神的支柱。在老挝,人们将湄公河奉为带来农业丰收的“圣河”。每年10月中旬,白天在湄公河上举行划船比赛。成千上万的人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涌到河畔,用鼓乐声和欢呼声为青年舟子加油助威。晚上,举行放灯船活动,把用竹片和芭蕉树干制成的各种形状的小船,点燃上香烛,摆放上鲜花和供品,任其在河中漂流。人们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丰收的喜悦,表达对圣河的感激。

 

在柬埔寨,湄公河某些河段的水面上经常出现火球,当地人称之为“龙火球”。据传说,河中居住着很多神龙,两眼喷火,给人间带来光明。一则流行的神话说,有一个漂亮的姑娘,父母强迫她嫁给一条蟒蛇。她拒不从命,就纵身跳进湄公河的滚滚水流。水流没有将她吞没,而是把她托出水面,使她变成一条美人鱼,吟唱起自由快活的歌曲。

 

在老挝、柬埔寨和泰国还普遍流行着一则关于湄公河神龙的神话。神龙国的王子方可西精通魔法,摇身变成一个年轻人,参加龙舟比赛。在赛船过程中,他爱上高棉王国的公主艾克汉。可是,艾克汉早有心上人。方可西为再看艾克汉一眼,就变成一只小松鼠,潜入公主家的花园。公主发现小松鼠,就命下人捕捉;捕捉不到,就命下人放箭射杀。得悉儿子被射死,神龙国国王就向高棉王国宣战,放水将艾克汉公主及其下人淹死。

 

神话用这样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表现湄公河的神奇与威严。因此,河两岸的各族人民至今仍通过各种节日,向湄公河献祭,祈求平安和幸福。泰国先后拍摄了电影《湄公河满月祭》和《湄公河之灵》,通过类似神话故事,表现人们对湄公河的敬畏,宣扬佛教信条“相信你所做的,做你所相信的”。

 

湄公河是中国与缅甸、缅甸与老挝、老挝与泰国、老挝与柬埔寨的界河,它既把这些国家分开,又把这些国家联结在一起。不同河段两岸的居民大多既有密切的民族关系,也有密切的文化联系。作为河流源头的中国,则一直同整个河流流域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中缅之间有两千多公里的边界线,两国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是同源的。

 

据考证,缅甸的众多民族大多是从中国西北或华南迁入的,有的至今仍是跨境而居。其中,中国西双版纳的瑶族和缅甸的掸族、中国的景颇族和缅甸的克钦族,语言、服饰、风俗习惯都非常相近,你来我往,和睦相处,互通姻亲。因此,缅甸人总是亲切地称中国人为“胞波”,意为“同母所生的兄弟”。

 

缅甸神话故事《三个龙蛋》说,早在公元2世纪,缅甸蒲甘王朝开国君主骠绍梯与中国的一位皇后,都是由天帝释的后裔太神王子与龙公主相结合而生的龙蛋变化而来。中国同缅甸的交往,实际上比这则神话还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楚国时期。老挝的主体民族老龙族,一般认为同中国西南部的傣族、壮族等有亲缘关系。他们大约是在公元前后从中国的云南、贵州等地陆续南迁到老挝定居的。

 

柬埔寨的高棉族,一般认为是中国南方某些少数民族迁移到现今柬埔寨境内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和形成的。泰国的主要民族泰人也有古代中国人南迁之说。越南的主体民族越人,据说其祖先来自中国。公元前4世纪,中国境内的楚国灭亡越国,越国人大批南迁,其中一支称为“雒越”的部族在现今的越南北方定居下来,繁衍成为现今越南的最大民族。

 

 

一条湄公河将中国同中南半岛各国人民紧紧地串联在一起。他们不但有历史的亲情,更有现实的友情。前人有诗云:“澜沧湄功(公)一瓢饮,六国同饮一江水。”陈毅元帅在《赠缅甸友人》一诗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些诗作都是中国同湄公河流域其他五国人民友好情谊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