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1月,在短时间内岸田文雄先后当选日本第100任以及101任首相。风风雨雨走过将近一年,“岸田丸”终于迎来自主驾驶,要扬帆启航了。中日关系也迎来了转机,各种迹象表明呈现双边关系改善的势头。岸田首相的座右铭是“春风待人、天衣无缝”,行走政治江湖近30年从不树敌,他以温和稳健的风格塑造了政界“绅士”的人设,也希望以耐心宽容的政治打造新政权的形象。

在当选新总裁后的记者会上,岸田提出了“三大目标”的施政纲领——即在外交上坚守民主主义等基本价值观、在安全保障上维护日本的和平与稳定、在全球规模的课题上做出贡献以展示日本的存在感,以此推动构筑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在日本政坛,岸田文雄一直被认为是对华“鸽派”政治人物,他担任外相的数年,也是中日关系重回良性轨道的时期。

岸田上任近一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加强日美同盟,二是恶化日俄关系,三是中日关系基本保持原状,岸田并没有正式亮明态度。从现在开始,岸田要认真考虑中日关系问题,虽然情况复杂,困难重重,但主观上希望改善的趋势相当明显。

 

一、安麻体制崩溃岸田麻生捆绑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街头演讲时,遭遇枪击不治身亡。“清和会”顿时群龙无首,为不至于四分五裂决定由7人组成集体领导班子予以支撑。安倍之死,原来掌控自民党的安麻体制随之消亡,阻挡岸田执政的绊脚石自动移位,取而代之的是岸田和麻生抱团取暖,紧密结合,相互支撑。现任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原来在麻生太郎就任首相期间,担任过防相,虽然滨田属于无派阀,但是可以认为他是麻生太郎的亲信,岸田启用滨田靖一无疑是给麻生的面子。既然滨田忠于麻生,也一定会支持岸田首相的施政。从目前党内和政府内阁布局来看,安倍之死给岸田首相自主执政带来了不可多得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至少,岸田可以按照其就任伊始提出的抗疫、恢复经济以及实现新资本主义三大目标施政,党内无人会像安倍那样给他拉倒车了。

二、美国忙于选举无暇顾及约束日本

美国马上要进行中期选举,民主党和共和党均使出各种招数贬损对方,互斗愈演愈烈。8月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派出三十多名荷枪实弹的特工,突击搜查了特朗普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私人住宅。据特朗普称,这些FBI特工在他的住宅里翻箱倒柜、掘地三尺,甚至还撬开了保险箱,收走其三本护照以及机密文件,整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由美国挑起的俄乌冲突已经半年,至今尚未结束,美国和欧洲继续向乌克兰递刀子,致使俄乌和平谈判中途夭折。这场代理人战争牵扯了美国不少精力和财力、物力,原先企图将俄罗斯置于死地的对俄经济制裁和援乌军事反击两条线作战,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此外,美国国内枪击事件频发以及通货膨胀,严重影响民众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美国已经无暇顾及对日本的监管。拜登政府放松对日本的监管和约束,也为岸田首相自主执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继承传统推进中日友好改善关系

宏池会是日本自民党主要大派系之一,先后由首相池田勇人、众议院议长前尾繁太郎、首相大平正芳以及铃木善幸出任领导。1986年,宫泽喜一当选会长后,改称宫泽派。该派在日本历史上长期执政,地位重要。岸田派是宏池会的直系,他崇拜的政治家是原首相池田勇人,也是宏池会的创始人。岸田的政治血液中渗透着宏池会的基因,本次提出的“令和版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是池田当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翻版。宏池会在历史上产生过5位首相(池田勇人、大平正芳、铃木善幸、宫泽喜一、岸田文雄)和两位自民党总裁(河野洋平、谷垣祯一)。想必渗透宏池会遗传基因的岸田文雄,无论从执政需要,还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势必致力于改善中日两国关系。

四、经济下滑民怨四起影响执政

年初俄乌冲突爆发,日本跟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结果遭到俄方反制,被纳入48个不友好国家,日本驻俄罗斯外交人员被驱赶、停止涉及领土争端的“和平友好条约”谈判、限制和禁止日本进口俄罗斯粮食、能源。俄日关系恶化,引发日企业暂停或倒闭,致使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此外,美国持续通胀严重影响日本金融秩序,导致日元汇率大幅度下跌,国民日子普遍越来越不好过。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继续蔓延,一天最高达到25万例。日本经济恢复无望,下滑已成定局,民怨四起,对岸田内阁充满着不满情绪,支持率下降到46%,创新低。要挽回这一不利局面的唯一办法,控制疫情,恢复经济,恢复经济离不开与中国的协作和合作。

五、人事调整平衡关系稳固政权

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组内阁并调整自民党党内高层人事。19名阁僚中,除外务大臣林芳正、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等5人留任外,其余14个岗位均被调整,9人首次入阁。在支持率创新低之际,岸田提前一个月改组内阁与自民党高层,旨在挽回人气、稳住阵脚。

此番人事调整突显平衡与团结的特点,同时维持主体框架,保留骨干力量,显示出岸田新内阁的未来政策将保持延续性。改组内阁及执政党高层通常是日本国会选举后的“规定动作”,计划9月上旬进行,结果足足提前了一个月。岸田的解释是,日本当前面临各种严峻问题,包括疫情反弹、物价飙涨、俄乌冲突、台海局势等,需要尽快组建一支新团队,早日着手应对。岸田希望借此重振民众对政府和自民党的信任,从调整后的党政人事看,一是寻求派阀平衡,二是寻求中美平衡。

岸田首相之所看重平衡,一是为自己长期执政打算,二是考虑到日本对美关系。如果岸田“一边倒”推行宏池会政策,将会引发美国不满。岸田新内阁的整体人事布局已经很清楚,至少在形式上避免了刺激中国,实质上在改善双边关系的同时,顾及美国和右翼的立场,尽量减少对改善中日关系的阻力和妨碍。由此可见,岸田改善中日两国关系,不可能像安倍那样“大刀阔斧”,而是谨慎的、逐步的,循序渐进的。

六、平衡中美关系是安倍的政治遗产

安倍执政时期,岸田曾经当过4年外相,深谙安倍对内对外执政、施政的套路。政治靠美国,经济靠中国,这是日本无法回避的现实,执政者必须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且游刃有余。2006年,安倍第一次执政首访中国,急于要改变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与亚洲各国僵化了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结果一年就辞职了。2012年,东山再起,结果连续就任三届首相,共计7年8个月,成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他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采取平衡中美的外交政策,突出表现在2016年之后,安倍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2018年访华期间提出,两国从竞争到协调。

2019年1月,在国会上提出将中日关系提高到新阶段,同年6月中日两国首脑在大阪举行会谈,继2014年达成4点共识之后,又达成10点共识并邀请习主席访日。安倍任职期间,中日达成第三方52个经济合作项目,合同额高达186亿美元。安倍首相为中日关系改善做出了贡献,作为曾经当过外相的岸田不会不知道前任的经验,也不会不将其作为有益的参考。不过岸田没有安倍的魄力,也没有安倍那样的影响力,因此在改善中日关系时会前顾后盼,力争做到万无一失,注定开始迈的步子不会太大。
作者:郁志荣(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