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深与所谓同盟国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日本政府建立了一个向“同志国”无偿提供防卫装备的新框架。新框架方案也决定了包含具体运作方式的相关策略。

去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推出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明确表示,为了加深与有着所谓相同价值观的同盟国家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日本将设立一个与政府开发援助(ODA)不同的新框架,向受援国家提供防卫装备和相关物资。

该框架全称为“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英文缩写为OSA。在4月5日召开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确定了包含具体运作方式在内的实施方针。对此,日本政府希望将这个框架作为实现所谓“印太地区自由化”倡议的一项主要措施,并将其推广至同盟国。

所谓“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与以往实施的非军事领域的“政府开发援助”(ODA)项目不同之处在于,它侧重提高受援国的安全保障能力,涉及军事装备。日本对外宣传实施OSA目的,是为了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安保能力,以促进地区稳定。具体来说,就是今后日本将以OSA和ODA两种形式援助那些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旨在加强与推行“霸权主义”的中俄两国进行对抗。

一、OSA与ODA不同之处

第一,名称不同: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政府开发援助。

第二,形式不同:无偿援助/低息贷款、无偿援助、技术援助。

第三,性质不同:对他国军事援助/仅限于非军事援助。

第四,对象不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价值观相同的同志国/发展中国家。

第五,目的不同:为地区稳定强化同志国军事能力/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内容不同:提供监视警戒雷达等防卫装备/修建道路和桥梁等民用基础设施。

OSA与ODA虽仅一字之差,可为小动作大突破。该项目旨在为拥有与日本所谓共同价值观的“同志国”提供无偿援助,资助对方提高军事化水平和加强国家安保能力建设。头戴“支援”的帽子,坚持“无偿”的性质,向相对不发达的国家输出和给予。

表面上看,OSA充满着国际主义与和平主义色彩,实际上日本在玩弄政治“把戏”。强化与周边的联动性区域制衡,借助OSA推进对华遏制和打压。伴随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军事实力增强,日本炒作“中国威胁论”,借机加快国家安全战略设计,OSA则是其中的具体举措。

有日媒评论称,OSA有望成为日本发动周边国家构筑遏华制华“蓝色防线”的利器。变相加快军事化,借助OSA带动防卫装备、武器和自卫队走出去。日本OSA实施方针中对具体支援内容的界定具有相当大的尺度。例如为支持对方提高对领海、领空警戒监视能力,日本政府可研究提供小型警备艇、雷达、小型无人机、无线通话设备等。

不仅如此,还可由民间企业出面协助对方强化军用飞机场、港湾、宿舍建设和运营等。可见,伴随上述军事色彩浓厚的输出,日本在未来或也将不失时机地推动和加快配套技术、培训、人员走出国门。

可以说,OSA的背后,还有日本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条军事快车道。提升存在感,借助OSA兜售日本的国际价值观产品。日本对外主打“和平外交”,并抛出“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战略,意欲竖起国际品牌,OSA则被其视为实现该理念的重要举措。

二、OSA首选菲律宾包藏祸心

日本推出OSA援助新框架适用对象为何首选菲律宾,答案不言而喻,菲律宾最符合实施OSA的条件,并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以来日本和菲律宾两国领导人交往甚密,2月8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开启为期五天的访日行程,期间岸田政府承诺向菲律宾通勤铁路建设项目提供约3770亿日元的贷款,以及2022年和2023年两个年度援助及民间投资6000亿日元(约合45亿美元),并提出为菲律宾提供非ODA性质的强化安全保障能力援助。

日本在2023财年预算中,专门拨款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4亿元),用于被列为本年度即第一批实施对象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和斐济四个国家。明年计划援助的对象有所扩大,拓展至越南、印尼、蒙古国、吉布提等更多国家,预算也有所增加。

日本选择菲律宾,将其作为第一个获得有效利用“非ODA”框架性质军援的国家,因为日方认为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和建设军事基地,菲律宾面临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威胁。所以企图借机给菲律宾提供雷达等防卫装备提高其军事实力,以达到为维护周边海洋秩序作“贡献”之目的。其实,日本就是借菲律宾之手,在南海与中国对抗,将南海问题深度国际化,复杂化,长期化。

诚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的一厢情愿,它完全高估了菲律宾与中国抗衡的能力。众所周知,菲律宾的军力与中国相比有云泥之别,完全无法与中国对抗。虽然日本心知肚明,但还是要想用OSA的方式支持菲方,与中方作“殊死”抗争。按照计划,日本第一批OSA项目预算20亿日元,分别分给四个国家,每个受援国所得无几,可谓杯水车薪。但从日本处心积虑打压中国的角度,至少能起到“搅屎棍”的作用。

三、推行OSA遭到国民反对

岸田政府口头上主张“和平主义”,但在实际言行中,根本没有和平之举,更多的只是立足国际利益之争,有军力“加持”的OSA对其快速提升在新国际格局中的政治影响力则具有直接作用。特别是,针对中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倡导“命运共同体”,自身绝不能静观其变,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加以对抗和争夺。

OSA的出台、执行和扩大,一直遭受日本民众的非议和质疑。作为一个声称“和平”的国家,日本却对助澜新冷战和区域对抗、打军事擦边球的OSA如此着迷,令人诧异。岸田政权仅两年,创造了不少第一,由原来的ODA转为推行OSA也是其中之一。

OSA打着援助不发达国家强化其安保能力的旗号,其实质是针对中国“借刀杀人”不得人心。岸田政权支持率直线下降,21%已经到了下台的临界值。

有分析认为,如果日本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扩大安保的比重,可能会加剧地缘上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定性,最终导致本该正常运行的双边或多边援助框架被打上经济安全、地缘安全甚至安保安全等复杂印记,而这种印记可能造成地区内国家间互信水平降低,同时形成阵营化的圈子,给地区未来的和平发展带来更多的变数。其实对于日本修改对外援助制度,日本主流媒体以及社会组织也不乏担忧声音。

日本共同社称,因日本政府尚未明确定义“志同道合”的国家,可能导致日本政府对他国军援的随意扩大化。6月26日,日本市民团体“NGO非战网络”在该国国会举行集会,反对OSA制度。在集会上,日本国际志愿者中心的代表理事今井高树批评称,OSA制造“对华包围圈”的目的显而易见,这将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市民团体“反对武器交易网络”代表杉原浩司强调,OSA和“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放松将使日本的和平主义变质。

小野塚知二认为,日美签订了《日美安保条约》,美国不会允许日本成为独立的武器大国。日本政府希望在OSA制度下走捷径,在不被美国关注的范围内转移武器和防卫装备,本身就是行不通的。《朝日新闻》等媒体还认为,由于财政困难,日本政府之后很难大幅增加对外援助预算。日本ODA援助在1997财年达到约1.16万亿日元的高点,之后就持续减少。

此外,日本很多人也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政府应更加重视国内发展,而非将资金优先用于海外援助。还有媒体提醒说,日本通过ODA制度提供给缅甸的船只曾被用来运送武器,所以应建立一个可靠的机制,防止日本提供的对外援助被用于军事目的或被转让给第三方。

去年5月,在东京举行“四国机制”会议期间,东京就爆发过大游行,日本民众要求粉碎战争会议,阻止美日侵略中国。美国总统拜登访日当天,日本民众在东京举行大规模反战游行,数百名抗议者反对日美领导人会谈以及抵制“四边机制”峰会在日召开,并表示这可能成为将日本再一次送入战场的“导火索”。

参加集会的抗议者多为知识分子和地方议员,他们表示此次“四边机制”会议极大地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尤其是美日首脑在军事、政治方面进行的合作洽谈,将进一步扩大日本的军事威胁,并可能导致亚太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让日本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游行现场出现了一块要求“粉碎美日战争会议,阻止侵略中国战争”的巨大横幅,对此集会发起人之一的高山俊吉解释称,现在的日本非常危险,美日将打响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因而要阻止另一场侵华战争。

从现实来看,日本民众的担忧不无道理,美日合作会进一步加快日本的军事化进程,这无异于会对日本军国主义复苏起到催化作用,会进一步加大日本向外侵略的可能性。日本推行OSA新框架与“四边机制”会议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矛头针对中国,企图利用多边机制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和平发展。

四、推行OSA突破和平宪法

岸田政府推出OSA和ODA双轨运行,凸显其战略意图:

第一,提高应对“域内大国”的战略制衡能力

岸田首相月初访问菲马两国,或明或暗都包括应对中国,加强在东海、南海甚至台海周边的安保能力援助,显然带有牵制中国军事和经济影响力的意图。OSA首选菲律宾,援菲军事装备企图增强与中国抗衡能力。此举可达到密切日菲关系、树立国际形象、威慑中国安全“一石三鸟”之目的。

第二,打开东国际军火市场促进军需产业发展

随着俄乌冲突乃至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军需产业的地位陡然提升,韩国呈现军需出口大国的趋势也让日本十分眼红。日本借助从ODA向OSA转型,希望在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同时,促进军需产业大幅增长进而带动经济复苏。通过OSA,以期在非常合理、自然、公开的条件下突破美国长期遏制和打压的封锁,挤进日思夜想的国际军火市场。

第三,依托多边地缘介入能力保住老大地位

日本一直占据地区老大的地位,如今中国和平发展不断超越,有取代其地位的趋势。要夺回老大地位,日本希冀通过援助并壮大东南亚、南亚、太平洋岛国等海上安保势力,形成所谓“同志国”的海上防线,以增强日本在东海、南海乃至“印太”区域的介入能力,遏制和打压域内大国的崛起和超越。

日本推出OSA新框架为“同志国”无偿提供军事装备,突破2014年3月11日审议通过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这将为日本武器和军事技术走出国门打开绿色通道。可谓安倍铺垫,岸田实践。在“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下,日本军需市场有限,武器装备采购和维护成本高居不下,尖端军事技术则受制于欧美等军火大国。

以三菱重工等为代表的军需产业界将“武器出口三原则”视为发展壮大军工的最大瓶颈,长期呼吁日本政府放宽限制。更加危险的是,一旦武器走出国门,让日本恢复普通军力,重新拥有发动战争的体制以及与他国结盟并肩作战的空间。

与“放弃战争”、“专守防卫”、“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等其他安保基本国策一样,“武器出口三原则”建立在日本战败后对战争历史的反省和国民对和平主义的追求之上,如今岸田政权扩军备战势必想方设法突破武器出口的禁忌。在推行OSA初始阶段,日本还是遮遮掩掩,以无偿援助的名义,使用“防卫装备”替代“武器”,一旦时机成熟无疑将解除对杀伤性武器的出口限制。

现行制度下,日本能在救援、运输、警戒、监视、扫雷这5个领域向和日本有安保合作关系的国家出口防卫装备。日本共同社称,自民党和公明党一致同意,允许在上述5个领域出口搭载杀伤性武器的装备。显然,日本推行OSA新框架,已经突破“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严重违反“和平宪法”。
作者:郁志荣(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