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法国总统马克龙2月26日发表“派兵(支乌)”说将近两个月来,北约成员国表态不一,各阶层人士解读不同。法俄关系更趋紧张,战场形势更为严峻,美国试图挑动欧俄厮杀,而希望停战议和之声再起。两年多的乌战处于十字路口。

事关乌战前景乃至世界走向,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严重关切。

一、语出惊人,却云山雾罩。

所谓“派兵”,究竟是即将宣布派兵(即“宣战”),还是并不正式宣布但实际上全力参战(即“不宣而战”),或是继续目前“公开的秘密”方式但加码介入(包括给予更先进武器装备、更直接情报指引和指挥、更大规模境内外培训和更成建制地派遣“顾问”和“雇佣军”?一切都不清楚。

“派兵“行动将由北约正式决定,还是各成员国自行决定,或者仅指法国本身?当时马克龙讲话倒有所透露,他说与会20多国“没有共识”。

马克龙原话是“不排除……派兵……可能性”。这究竟是有足够实施准备且迫在眉睫的决策,还是仅仅属于深谋远虑的选择性考虑?3月14日,马克龙对法国电视台说,“法国视俄为对手,不是敌人”,也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次日,他在法德波三国柏林峰会时又说,“也许未来某个时刻,法国将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对抗俄罗斯。”

二、扑朔迷离,解读不一。

借用网上用语,一些“吃瓜群众”为“欧洲马哥”点赞,以为此说是奇招绝招,似乎法国大有“挑头”之势,一时间提升了话语权和影响力,弄得白宫灰头土脸!

认真观察乌战的人士则指出,2022年乌战前夕,2月7日马克龙曾亲赴莫斯科设法调解。2月24日冲突爆发后,6月4日他又呼吁“绝不能羞辱俄罗斯”,以便“透过外交手段寻求出口。”他们还臆测马克龙怎样“从温和派转为鹰派”,是否因法国近来在非洲有点“失势”而迁怒俄罗斯!

对乌战以及美俄关系和欧俄关系有更多了解的人士,则深感担忧。近两个月来,俄乌双方显著增加了决战的迫切性,战场更为惨烈,双方伤亡和损失更为惨重,欧俄关系更为恶化,势必双输的“欧俄厮杀”阴云密布。唯有美国白宫松了一口气,弹冠相庆。

三、“美规欧随”不是真正战略自主。

时至今日,恐怕天下人都已明白:乌战是美国策划和煽动的,是为了维护其世界霸权、打趴俄罗斯同时削弱和进一步操控欧洲而进行的代理人战争。然而事与愿违,拜登政府陷入了乌战力不从心、加沙战火外溢、两难的亚太布局反噬以及竞选连任压力难扛的“四面”楚歌之中。这时有人挺身接过烂摊子,惯于“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的美国战争瘟神岂不乐在其中,反正“风筝线”在自己手里。

不排除马克龙确有借此推进欧洲战略自主的想法,但或许只是法式浪漫。欧洲战略自主当然是要实现欧洲大事欧洲管,欧洲必须有充分话语权、主导权甚至决策权。然而,从二战后至今的种种事实看,欧洲战略自主的真谛或者说本质含义,应该是摆脱美国对欧洲(包括欧盟)的操控利用,一切决策与行动必须以符合和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为出发点的和落脚点。借用我国“萧规曹随”的典故,如果乌战按照美国定下的版本打下去,岂不是“美规欧随”。

四、“美规欧随”势必沦为“代理”。

早在75年前(1949年),二战后独霸的美国就设置了操控欧洲应对苏联的“代理”,也就是北约。如今通过两年多的乌战,美国又把马克龙2019年11月宣告“脑死亡”的北约激活了。美国不少支乌举措都是通过北约统筹协调的。北约就是“总代理”。即便法国再想“挑头”,充其量就是“二级代理”,君不见法新社4月11日报道,法国海军的马勒泰尔将军宣布:“戴高乐”号航母首次接受北约(海军打击与支援部队参谋部)指挥,(4月26日至5月10日)在地中海执行15天的任务。这位将军不忘补充一句安慰话:“法国可以随时收回指挥权”!至于被马克龙称为“冲突现场”的乌克兰,便只能是“基层代理”,也就是最倒霉的棋子。北约全球化加上美国拼凑的小圈子做二级代理,这可能成为美国代理人战争的新模式。

五、潘多拉魔盒千万不能打开。

面对美国绝杀的架势,俄方宣布已将对乌“特别军事行动”视为事关国家存亡的“战争”。在战场上,俄军以更先进的武器对乌全境(包括基辅、敖德萨和哈尔科夫)发动空前猛烈的地面或空中打击。对英美波等所谓“雇佣军”及其运入乌境的先进武器装备,俄军也坚决定点歼灭。陷于被动退守的乌方则拼死一搏。不仅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与俄边境地区,而且深入俄境千里之遥,打击俄能源等基础设施乃至军事基地。俄方还谴责乌方策划了3月22日对莫斯科州某音乐厅的恐怖屠杀,以及4月7日对扎博罗热核电站的3次袭击。面对弹药和兵员迅速枯竭,美方承诺的600亿美元拨款又因美国两党恶斗而受阻,近日乌总统泽连斯基已改变口风,说他支持所谓“派兵”说。

“派兵”说出炉时,美防长奥斯汀颇为口紧,仅仅回应一个“不”字。4月2日国务卿布林肯则交了底:“美军士兵不会(正式)出现在乌战场,哪怕一个也不会,因为同俄直接冲突不符合美国利益。”随后,他抛出阴险的“糖衣炮弹”:“乌克兰将成为北约一员!”解读一下就是:欧洲将有义务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厮杀,乌克兰有了入约“馅饼”更该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而美国是坐收渔利不会被拖下水的!

次日,“总代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外长会议上宣称:“北约已做好同俄打10年战争的准备”。他还宣布将设立为期5年的1,000亿欧元“援乌基金”。不过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立刻指出“玩弄数字游戏毫无意义”!

近来已出现将乌战从“持久战”和“消耗战”变成“长期战”和“磨研战”的说法,也就是不绝杀俄罗斯决不罢休。美西决策者可能冲昏头脑,以为这是妥妥的上上策。其实战争升级到失控便是打开潘多拉魔盒。普京总统早就说过:“俄罗斯没有了,还要这个世界做什么!”

六、欧洲极需走出战略迷茫。

欧洲(包括欧盟)所以自觉不自觉接受美国操控利用甚至背后捅刀的套路,关键在于被华盛顿炮制的“俄罗斯威胁论”所迷惑。看来,追本溯源,欧洲(包括欧盟)首先需要澄清至少9个重要认知,走出战略迷茫,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乌战才有曙光,欧洲也才有团结自强繁荣振兴的希望。

(1)北约绝非防御性组织。从1946年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出炉“和平演变”论,到1949年北约成立,美国推进霸权就有了软硬两手。苏联为了应对北约才在1955年组成“华约”。可见北约从一开始就不是防御性的。

(2)华约解散,北约就没有存在理由。1991年美国实现所谓对苏“不战而胜”,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美国却维持和加强北约。这充分表明,美国打算通过北约继续操控和利用欧洲,继续打击俄罗斯,确保俄没有翻身之日。

(3)美国违背北约绝不东扩的承诺。有关备忘录显示,1990年美国国务卿贝克曾向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承诺:“如果北约可在德国保持驻军,北约将不会东扩一英寸!”实际上,连同前不久前芬兰和瑞典入约,北约已6次东扩,成员已从12国扩大为32国。

(4)俄罗斯想“融入西方”反而受辱。俄罗斯一度加入西方七国集团组成G8,但美国并没有因为没有意识形态障碍而放过俄罗斯,反而使之形同摆设受尽凌辱。

(5)克里米亚“回归”,起因是美国在乌策划橙色革命,尤其是2014年2月通过“广场革命”推翻亚努科维奇政权。3月,俄方才支持并实现克里米亚“回归”。

(6)贼喊捉贼是美国一贯手法。美国煽动乌克兰要求入约,把大炮架到俄罗斯家门口,迫使俄方不得不采取行动。于是,美国不顾前因后果和历史纠葛,立即定性俄为“侵略者”,然后策动“诸侯”齐出讨伐。美国这种既霸道又虚伪的把戏,在世界各地是屡见不鲜的。

(7)冲突之初,美国阻止乌克兰及时达成和平协议,出面的是据称美国亲密盟友英国当时的首相约翰逊。

(8)俄罗斯要“进攻北约”是天方夜谭。今年3月28日,普京指出:去年北约军费开支达8,116亿美元,俄方仅720亿,“难道我们打算在这种差距下想同北约开战吗?简直是无稽之谈!”

(9)美国“核保护伞”靠不住。欧洲对北约难割难舍无非是迷信北约第五条所谓“集体防御”义务的条款,也就是美国通过北约给欧洲提供所谓“核保护伞”。其实第五条规定的“集体防御”措施只有含糊的一句话:被攻击一方将“与其他各方协同采取认为必要的行动”。而且75年来,美国对盟友背信弃义、无用则弃甚至背后捅刀的事例还少吗?何来奢谈“美国核保护伞”!

然而美国却一直以此为操控盟国的紧箍咒。早在1963年1月,肯尼迪总统就摆出恩人架势,质问为何美国在欧的战争储备足够90天,而欧洲本身却仅够3天!不久前,特朗普竞选再任的讲话中,更对北约盟友发出耸人听闻的警告:“乐见俄罗斯欺负防费不达标(GDP 2%)的北约成员国!”

七、机不可失,欧洲应自主止战促和。

目前,乌战直接双方和有关各方都感到极大压力,主张停战议和之声再起。根据塔斯社4月8日报道,意大利副外长齐列利在执政党某会议上强调与俄对话的必要性。他说:“要是当初我们(北约)对俄采取另一种政策,乌战本来有可能避免。”,“意大利从未谈论过与俄开战。”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早在二月初就尖锐批评,欧盟某些决策不是遵循欧洲利益,而是美国利益!他认为六月欧洲议会选举应解决这个问题。连“总代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4月初接受BBC采访时都无奈表示,“乌克兰可能不得不妥协,最终由乌决定。”

4月1日,法国外长塞茹尔内访华,李强总理会见时赞扬法国独立自主的传统,并强调反对阵营对抗的重要性。4月3日,法防长勒科尔尼主动打电话给俄防长绍伊古,长谈100分钟。这是2022年10月23日以来,法方恢复同俄方对话。

早在1966年法国将北约总部赶出巴黎,并退出其军事指挥机构时,戴高乐总统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美国总统真的准备为巴黎而牺牲纽约吗?”人们应该温故而知新!

作者:叶志雄(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常驻联合国首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