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后,美国再次策划针对伊朗石油工业的制裁。10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把更多实体和油轮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它们使用美国金融系统,美国公民也不得与其有生意往来。
此次,美国加强对伊朗的制裁,具体措施包括:一是金融领域的封锁,包括限制伊朗金融机构与美国境内的金融系统交易往来,严防资金外流;二是贸易领域的禁运,对某些关键技术和原材料的出口实施禁令,以遏制伊朗相关行业的发展;三是对个人和实体的制裁名单进一步扩大,涉及政府官员、企业家乃至一些与伊朗有密切商业往来的第三方国家实体和个人。
而在具体执行方面,此次美国不仅巩固了已有对伊朗制裁措施的执行力度,还尝试通过国际压力迫使其他国家减少与伊朗的贸易往来。在金融领域,美国要求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定期向美方申报与伊朗的业务往来情况,对于违反制裁法的机构或个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在贸易方面,美国利用其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试图通过一系列手段来限制伊朗的关键行业出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通过这些手段,进一步削弱伊朗的国家实力,从而加强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整体掌控力。
影响几何?
(一)美国追加对伊朗制裁的目的。
有分析指出,美国进一步加强对伊朗制裁,其背后的目的和意图是多方面的,既有军事上的威慑,也有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图谋。在军事上,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目标一直很明确,那就是维护以色列的安全,同时遏制伊朗的影响力。
而此次的追加制裁被视为一种对伊朗的隐性威慑。美国通过展示其强大的经济制裁能力,暗示伊朗在军事冒险或扩张行为上需要更加谨慎,否则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这种经济胁迫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稳定盟友关系,凝聚地区反伊联盟的作用。
在政治上,美国此次试图通过持续强化对伊朗的制裁,来削弱伊朗政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通过制造和加剧伊朗的经济困难,美国企图吸引伊朗政坛上的亲西方改革派势力,进而推动伊朗政权更迭,进一步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
此外,美国还试图利用制裁手段,逼迫伊朗在核问题、地区安全等问题上作出更大妥协。在经济上,美国追加对伊朗石油工业领域的制裁,主要是为了以支持以色列的立场,回应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并通过制裁等手段打击伊朗能源贸易,削弱其经济。
有分析指出,此次追加制裁,是美国对伊朗长期制裁政策的延续。美对伊制裁已持续多年,特朗普任总统后变得更加严厉。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制裁手段,特别是石油工业领域制裁,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进一步压缩其国际市场份额,削弱伊朗的经济能力,减少伊朗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遏制其在天然气等替代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
(二)追加制裁对伊朗及中东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进步一步加强对伊朗制裁,对伊朗和当前非常紧张的中东地区局势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是金融领域的封锁将使伊朗企业难以获取必要的流动资金,贸易禁运则可能导致关键技术和原材料的短缺,进而影响生产活动和社会运行。这将对伊朗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社会不稳定因素可能因此加剧。
二是在政治层面,持续的制裁可能会加剧伊朗政权的内部矛盾,加速政权更迭的进程。同时,为了应对制裁,伊朗可能会采取更为强硬的对外政策,这在短期内或许能提升民族凝聚力,但从长远来看,却有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引发更大的冲突风险。
三是制裁将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制裁削弱了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使沙特、阿联酋等传统美国盟友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然而,这也可能激发其他中东国家对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的质疑和反抗,从而增加地区的不确定性和动荡。
四是可能对全球能源供应链产生一系列影响。截至2024年,伊朗石油产量已经320万桶/日,计划在2025年提升至400万桶/日,伊朗目前是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国际能源总署和欧佩克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伊朗的石油输出占全球原油供应约3.1%。
上述制裁措施可能会对全球石油市场和地缘政治产生影响。中东地区是全球原油供应的主要枢纽,其不稳定局势,已经加剧了全球石油供应链的压力与风险,而美国对伊朗石油的进一步制裁无疑会加剧这一风险。
如果中东局势继续升级威胁能源运输通道安全,欧洲、亚洲的主要石油进口国将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源,推高采购成本,导致全球油价持续上涨。油价连着物流运输,一旦油价因上述制裁上涨,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尤其是对能源依赖度较高的经济体。对于石油库存不多,或者库存接近低点的国家来说,一旦遭遇石油输出国供给中断,其经济发展将承受严峻考验。
(三)美追加对伊朗制裁对中国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美国追加对伊朗制裁的措施,对中国而言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在于,这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绕开对伊朗的制裁障碍,拓展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合作;挑战则在于如何避免在美国的长臂管辖下,因不慎触及制裁条款而面临法律风险。
一是美国对伊朗的强硬制裁政策,将进一步加剧中美在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战略竞争态势。此举可能促使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积极地通过多边机制和国际法来制衡单方面的制裁行为。中国有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积极帮助维护中东地区各国的利益,以保持国际公平正义,从而进一步提升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二是将促使中伊关系得到巩固,伊朗将不得不向中国进一步靠拢。有数据显示,在此前美西方国家放宽对伊朗制裁之后,中国加大了对伊朗石油的采购。2024年上半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为63万桶/日,较上年同期增长48%。而此次美国再次加强制裁措施,使其能源产品出口进一步受阻,严重影响了伊朗的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对其政权的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而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是能够抗衡美西方势力的为数不多的国家。在此情况下,美国追加制裁的行为,无疑将使伊朗全面寻求与中国等国家的能源合作,以保障其出口渠道。而这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扩大能源进口、保障能源安全的契机。
三是将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朗的落地推进造成障碍。“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而伊朗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位置,其经济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倡议的推进效果。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可能进一步减缓伊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中国企业在开展对伊贸易时,极有可能因违反美国的制裁规定而面临风险,从而影响中国与伊朗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项目。
此外,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可能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市场。由于制裁导致伊朗国内经济萎缩,消费能力下降,中国出口到伊朗的商品和服务受到严重影响。若美国持续施压,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中国对中东其他国家的对外投资战略。
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加强外交协调确保中方权益。
积极与美国及其他相关国家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外交沟通,明确表达中国的关切和立场,敦促美方正视中方合理诉求,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保障涉华各种权益。
同时,加强与伊朗的双边外交关系,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和援助,尝试在军事技术装备领域开展合作,帮助伊朗应对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抵御地区军事冲突风险,借此进一步扩大中国对伊朗、乃至中东地区各国的综合影响力。
(二)完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合规经营指南,强化企业在伊朗开展经营活动时的风险管理意识。其中,驻外使领应加强对出海企业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建设指导,保护企业在海外合法合规经营的正当权利。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反制措施,善用经济威慑手段,以应对可能的单边制裁或长臂管辖;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过程,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推动多元化国际市场战略。
应当继续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减少对任何单一能源供应国的依赖。如增加从俄罗斯、沙特、阿联酋等其他欧佩克成员国的进口,探索从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进口的可能性。
积极建设跨国石油通道,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共赢性能源建设,以提高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推动相关企业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更加均衡、合理的全球市场布局和能源、资源进口渠道。
作者: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