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原副社长高秋福在新华网举办的2012“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上发言。 新华网 郭小天
现在,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外战略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和加强。
首先,简略回顾一下我国近些年对外战略的执行情况。上世纪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这一战略性决策如何坚定而稳妥地实行,也不是没有争论。80年代末,国内发生动乱,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邓小平有针对性地提出“稳住阵脚”的七句话方针。其中,关键的两句话是“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这实际上成为我国一个时期的对外战略。两句话巧妙运用,对我国走出内外困境,扩大改革开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如何辩证地处理好“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难免出现一些偏颇。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展之后,过多强调“韬光养晦”,对“有所作为”关注不够,显得防守有余,进取不足,形成自缚手脚,影响对外工作的积极开拓。
具体表现上,一是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腰杆有时显得挺不直,不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二是在有些重大国际问题上,该参与时,有时以“超脱”为名不参与,该明确表态时,有时以“留下回旋余地”为借口不表态。这使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成为“旁观者”,招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不满,损害了自己的国际形象。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取得高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对外战略需要调整。这时,“韬光养晦”有所忽略,未经严格的科学论证就提出“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弹。好在后来实行“急刹车”,按照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要论断修正为“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战略保证了中国沿着正确道路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国内有人认为“有时显得偏软”,对美国和一些邻国让步过多,而西方有些人则指责中国“态度趋向强硬”,意欲西方大国争一高下。
新华社原副社长高秋福在新华网举办的2012“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上发言。 新华网 郭小天
其次,让我们看一下世界格局近年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世纪一开始,美国遭遇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以“反恐”为名发动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这两场战争耗资巨大,创痛深重。随后,金融危机爆发,迅速蔓延到欧美各国,造成严重的经济困境,甚至导致政治和社会生活动荡。这使西方国家长期视为“最优越”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开始受到质疑,霸权主义的“西方中心论”也开始发生动摇。另一方面,在长期发展滞后的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一批新兴经济体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开始从西方向东方、从北方向南方转移。这成为21世纪头十年整个世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在所有新兴国家中,中国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短短十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一跃而成为第二。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增长,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树大难免招风,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多。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大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其利益构成现实威胁,对其几百年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因而感到焦虑。周边一些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经济实惠,但在安全上却感到忧虑。一个焦虑,一个忧虑,两者交互作用,一是美国决定战略重心东移,企图孤立与围堵中国,一是几个周边国家错判形势,企图挟美抗华。一时间,我国东南部形势显得有点严峻。
最后,仅就今后对外战略的调整与加强提几点看法和建议。现在,我国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共18大报告勾画了我未来整个发展的蓝图,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大的对外方略已定,但许多具体问题仍有待细化,仅就此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定位。中国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定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也是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明智的战略选择。我们一要谦虚谨慎,决不能盲目地自诩为“发达国家”;二要头脑清醒,决不能迷恋“美中共治”,最终沦为美国的附庸。只有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我们才能赢得发展,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住脚。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即使将来发达起来,也应如此。
二,不规避中国正在崛起为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现实,而是努力学会如何做大国。在近现代史上,中国遭受过西方列强和日本的两次侵略战争的打击,又遭受过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挟制。我们民族发展史上的大国心智受到严重挫伤。现在,“振兴中华”摆上历史日程。我们要打起精神昂起头,抛掉自卑,丢弃怯懦,树立自信,显示威严,吹捧不昏头,贬抑不紧张,攻击不害怕。同时,一定要平等待人,低调行事,不逞强称霸,理性地对待一切,拒绝狭隘的、非理性的民族主义。
三,要准备承受更多更大的历史担当,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利益扩展和加深,无论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国际道义出发,都不能做旁观者,而应加大外交投入,做积极审慎的参与者。认准的事,敢说敢做,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有的挑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现在难以预料的。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应对机制。
四,加强战略谋划,尽早破解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我国造成的战略围堵。对这种围堵,我们一不惊慌失措,二不掉以轻心,而是认真从容应对,在争取合作的同时,增强反制能力。美国坚持冷战思维和零和心态,在亚洲企图以巩固旧同盟和重结新同盟对付中国的崛起。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但可考虑建立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链进行反制:通过我中非与中阿合作论坛,通过筹划中的中拉合作论坛,对美国进行战略牵制;通过金砖国家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扩大同新兴国家的友好合作,稳定西北周边,腾出手来应对东南周边;通过我国与东盟的10+1和10+3机制,以巨大的地缘和经贸优势,继续加强同东盟的友好互利合作,抵御美国同日、韩、菲、澳的既有联盟,阻遏美国企图建立的从印度经东盟到日本的新联盟。
五,加强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现在对外工作多头分散,有时显得混乱无序,在国内外均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作为一个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大国,对外工作必须建立权威的、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就整个对外事务,包括海洋、极地、太空、网络,进行全面的、科学的、适时的谋划、部署、实施和监督。(高秋福 新华社原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