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盘点:中日两国高层沟通恢复双边关系趋向稳定
来源:华语智库 时间:2024-12-29 10:57 作者:张焕利
2024年11月,中日两国领导人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利马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一致同意双方保持高层交往,用好经济、人文等领域高级别对话机制,中方愿同日方一道,着眼共同利益,加强对话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岩屋毅于2024年10月就任石破茂政府外相。岩屋外相在访华前一天12月2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他此次访华希望与中方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以及构建具有“建设性且稳定的关系”,在两国得以互利的领域展开合作。这是自2023年4月林芳正前外相访华以来,日本外相时隔1年零8个月再次访华。
日本外相岩屋于12月25日应邀访问中国,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日本舆论认为,日本政府希望借本次机会尽快邀请中国外长王毅访日,推动日中两国关系全面改善。
岩屋外相在访华期间,回顾了石破茂首相上任以来,与中方的一系列互动。例如,2024年10月,石破首相与中国总理李强在老挝的会谈,11月,石破首相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的会谈,这两次会谈明确了日中两国要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的必要性,并扩大两国间的战略互惠关系。
岩屋与王毅会谈后对记者表示,日中两国已经达成一致,尽早推动中方外长访日,举行部长级的日中经济高层对话。岩屋说,日中双方外长此番会谈,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认了有关共识。
岩屋认为,中国是日本无法搬走的邻居,中日交往历史更加悠久,日本不应偏向一方,而不兼顾另一方,应努力平衡日美关系与日中关系。岩屋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对日本来说,当然,美国是日本唯一的盟国,日美关系对日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双边关系。但中国也是日本永远无法搬走的邻居,坦率地说,日本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更加悠久。中华文明是亚洲的大文明。比如汉字、行政制度、宗教等,日本都是从中国学来的。这些构成了今日的日本。当然,日中两国之间也经历过不幸的时期,但日本应该珍视这段长期交往的历史。因此,我认为,日本不应该陷入‘偏向一方,则无法兼顾另一方’的困境,而是应该努力与美中两国分别建立良好的关系,期待能够构筑这样的关系。”
12月25日,日本外相岩屋毅、文部科学相阿部俊子携同日本经产省、观光厅、文化厅等多部门要员抵达北京,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外交部部长王毅等高层举行了会谈。当天下午,两国时隔五年共同举行了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岩屋访华行程在中日两国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中日两国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有不少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包括简化和放宽中国赴日签证,适机放开日本海产品进口等,双方达成的共识超乎想象的多。
一、会谈中,岩屋等日方代表确认了放宽中国公民赴日签证的事宜,赴日签证将至少有以下改动:
团体旅行签证单次停留日本的时间,从此前的15天延长至30天。
个人旅行签证对65岁以上群体简化了签证材料,这一群体将不再需要提交在职或退休金证明。其中,“3年多次签”取消了拿到签证后3个月内入境日本的要求;将3年内往返日本2次的规定放宽为5年内往返日本2次。
最受两国关注的是,在此前的3年和5年多次签的基础上,新增了“10年多次签”。这一签证主要面向中国的富裕阶层,签发条件包括较高的收入和资产要求等。以上改动将最快在2025年春天落地。
对参观2024年大阪•关西世博会的赴日中国旅客,可能考虑免除单次签证费用,这项政策将在2025年1月13日至10月7日期间生效。
二、会谈中,中日两国就尽早开放日本牛肉和大米进口、阶段性开放日本海产品进口等进出口合作达成一致。
今年9月,日本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邀请中国专家共同检测福岛周边海洋情况。10月中旬,中国专家抵达日本进行了第一次分析。12月,中日两国原子能专家在北京就福岛排海问题举行了第三次会谈。双方尚未就开放进口的时间节点达成一致。据日本媒体预测,最快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得到推进。
三、根据中国外交部和日本外务省公布的文件,在25日下午的“人文对话”中,两国就以下10项事务达成共识。其中,不仅有推动青少年互访、深化教育和文体领域合作等传统内容,还有“加强媒体、智库交流合作”,“改善民意和舆论环境”等新要求。在自媒体时代,后者的出现引人瞩目。
本次会谈是中日两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最有内容的政府间交流,其中不但有“战略互惠”等大方向上的积极表态,在具体事务上,此前20年积累下来的不少矛盾也得到了官方层面的承认和推进。
12月24日,岩屋访华前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罕见地就一些敏感问题进行了政府层面的表态。
岩屋就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说:“日本在某些时候实施了错误的国策,日本不能重蹈覆辙。”他同时表示,“不喜欢所谓‘台湾有事’的说法,在台湾问题上,日本理解中国政府的主张。在国家安全问题方面,岩屋毅坦言日本政府确实有所担忧。但他同时补充说,不应该认为中国是“威胁”。
令人饶有兴趣的是岩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开场就自称是“田中老师的末席弟子之一”,并表示应当继承田中角荣、村山富市等日本前首相积极修复日中关系的精神。而前不久做出类似表态的正是现任日本首相石破茂。石破茂的父亲与田中角荣私交甚好,石破茂年轻时得到田中推荐,担任田中派事务局的秘书,成为其政治生涯的起点。在本届日本政府中,这位半个世纪前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影响竟奇妙复活。
岩屋还谈到如何妥善管控日中分歧。他表示,日方恪守日中联合声明原则,尊重并理解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继续秉持“村山谈话”明确的立场,表达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他还提及了两国签证政策,对中方给予日本公民免签待遇表达了感谢,并称日方将进一步放宽签证政策,便利双方人员往来。他认为日中务实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共同打造更多可视成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日关系企稳回暖的势头及中日两国领导人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利马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中达成的重要共识,在改善两国关系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引领作用,岩屋访华也是落实共识的重要步骤。
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利马就保持高层交往达成一致后,岩屋受石破首相委派,开始着手安排访华事宜。12月初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二十届“北京-东京论坛”上,岩屋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将早日访问中国。当时日本舆论认为,岩屋外相访华,日中双方将再次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尽管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分歧,但双方可在经济、人文等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合作。
日本石破政府奉行较为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一方面是由其相对稳健、保守的基本政治理念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在美国对外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为了对冲风险,不得不在中美之间作出相对平衡的政策调整。此外,就石破内阁而言,也希望通过岩屋访华,推动在水产品输华等日方关切的问题上取得进展,以彰显对华外交成果,争取国内民意支持。
中日两国之间的重要因素是美国,中日两国为了应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的不确定性,会更有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其“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取向,给拜登时期美日蜜月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对中日两国而言,对美关系都是重要的外交方向之一,中日在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这也成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一个外部因素。
美国政坛的变化也是中日关系解冻众所周知的重要背景。在这个问题上,日美两国可能会有一些口舌之争。特朗普上台,究竟是对中国影响更大,还是对美国的“盟国”影响更大?也就是说,未来4年,是中国更需要日本,还是日本更需要中国?
这当然可以用许多迹象来证明是日本更需要中国。仅就本次访华的外相岩屋本人而言,他在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是日本防卫相,期间他多次被美方要求加强日本的“自主防卫”能力,因此他更知道,与中国搞好关系才是与特朗普谈判的资本。
当然,日美之间这种争论并不重要。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日两国都看到了逆全球化风潮的加剧,并如同两国政府在12月25日会谈中主张的那样,意识到了中日两国对区域和世界的稳定负有重要责任。抛弃幻想,面对现实,是两国今天的共同姿态。在这层意义上,2025年中日关系的改善是值得期待的。
12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一篇关于放宽中国公民赴日签证的报道介绍了这一决策的背景。据报道,11月中旬中日领导人利马会晤后,中方表示将重新放开日本公民赴华的短期免签政策,这一决策迫使日本政府迅速做出针对中国公民赴日签证的回应。
在岩屋访华之前,已有日本相关政治、经济团体访问中国,此次是该团在中国恢复对日短期停留免签政策生效后首次来到中国,无需办理签证往来十分便利。在日中关系面临波折的当下,经贸、商务、文化等领域的人员往来十分重要。日本石破政府当前处于少数派执政的困难时期,日美韩同盟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外相此次访华充分表明,这种时刻和邻国中国保持稳定交往十分重要。
早在1995年,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公开发表的日本对二战侵略史和殖民史的 “反省”讲话,也被后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有选择地沿用了多年。
岩屋外相在访华期间主动提到“村山讲话”,这表明,他本人是怀有诚意的,因为之前日本外相访华时,不曾有过相关表述。
如果石破政府在制定日本安保政策的时候,对华战略认知依旧不能摆脱前任的局限性,就谈不上能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更不要说奉行什么“积极的对华政策”了。那么中日互动再频繁,能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中听其言观其行,日本石破政府对日中关系的真实意图,在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姿态,最后都要通过实际行动去判断。日本是不是真的想抓住改善日中关系的机遇,或者只是在搞地缘政治投机,光看表态不足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下一轮中日高层互动能否如期召开,同样取决于岩屋毅回国后,日方能否及时将会谈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
与岸田政府不同的是,石破政府目前是弱势内阁,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在国会已失去过半议席,在政策推行上面临在野党较大的掣肘,这些都会迫使石破在对华关系方面的举措要谨慎再谨慎。
2024年1月20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将再次诞生,中美之间存在许多摩擦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亚洲国家之一的日本应该在中美之间扮演什么角色,已成为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张焕利(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 新华社原驻日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