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后,在美国的主导下,美国及欧盟启动一轮接一轮的对俄罗斯的制裁,经过多轮的严厉制裁后,欧洲才发现对俄罗斯的制裁“与预期不同”,尽管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也严重损害了西方,甚至某些方面带来的损害和危机都要超过俄罗斯。

日前,德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制裁的偏差》文章,文中德国专家严厉批评对俄罗斯的制裁:这些措施“与预期不同”——损害了西方。同时指出,印度希望在 G20 框架内对抗制裁联盟。

文章指出,西方外交政策机构第一次对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战争提出尖锐批评。正如国际政治 (IP))杂志的一篇文章所述,北美和欧洲国家的制裁走的是“错误的道路”,他们必须迅速放弃。

文章指出了问题所在,西方制裁联盟不仅误判了俄罗斯民众承受强制措施的能力,还误判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后果: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人转向西方金融工具和货币,以破坏未来的任何制裁从一开始就是跨大西洋大国。

值得注意的是,制裁同盟也引起了亚洲各国的不满,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被低估,对制裁决定没有响应,但会受到严重损害。印度财政部长 Nirmala Sitharaman 宣布,她准备在 G20 上与西方大国就制裁政策进行对抗。新德里将很快接任联盟主席。

经济战争是“错误的方式”

欧盟对俄的经济制裁已让欧洲尝到了苦头。在德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中,现在第一个声音是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战争归类为“错误的方式”,并建议尽快结束制裁。

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 (SWP) 的赫里伯特·迪特 (Heribert Dieter)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政治 (IP) 杂志撰文称,制裁产生了影响——但“与那些主张制裁的人预期的完全不同”。制裁联盟要么误判,要么没有考虑其措施的至少三个方面,迪特写道:

首先,没考虑到“俄罗斯社会应对制裁的能力”。这比预期的要大得多,俄罗斯人熟悉制裁,知道如何忍受制裁。究其原因,冷战时期苏联多次遭遇经济制裁。在这些经历的背景下,俄罗斯社会已经发展出一定程度的承受苦难的能力,这“明显超过了西方社会”。

助长了“寻找替代方案”

其次,制裁联盟误判了制裁对金融部门的影响。例如,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 SWIFT 支付系统之外,助长了“寻找替代方案”;中国竞争对手 CIPS 从 5 月到 7 月已经记录了“交易量的强劲增长”。制裁维持的时间越长,“非西方国家就会找到在西方金融体系之外处理支付的方法”制裁联盟正在伤害自己。此外,“外汇储备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因为自从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以来,一直存在“外币债权将被没收”的“潜在风险”。“未来,储备将越来越多地以不同的形式持有,” 迪特预测——“例如黄金、加密货币,甚至可能是新兴国家政府债券的形式”。可能的“非西方国家货币储备的转移”也很可能“进一步推动经合组织国家的利率上升”。

基于“新帝国主义”的假设

再就是,制裁联盟没有预见到非西方世界的反应。迪特认为,制裁影响到“所有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但在实施制裁之前没有征求非西方国家的意见,更不用说征求他们的同意了,”同时在美国国立高等研究院任教的 SWP 专家说印度班加罗尔在那里观察到:“例如,在印度,这引起了持续的不满。”“亚洲、南美洲和非洲国家对实施制裁的方式感到恼火”是“对战略上更重要的国家而言,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冲突……一个不祥之兆”。

早在 3 月,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皮内洛皮·戈德堡 (Pinelopi Goldberg) 就警告称,俄罗斯西部的制裁损害了所有国家,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迪特还引用了 7 月份对制裁持批评态度的英国卫报:“它们基于新帝国主义的假设,即西方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管理世界。”

制裁对德打击将比对俄的打击更大

从对俄罗斯制裁的后果来看,并没有达到西方制裁的预期,反倒是越来越伤及欧洲国家自身。

迪特在文章中指出,制裁和俄罗斯反制裁的后果“已经在欧盟的许多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中感受到了痛苦”:“即使是为了我们本国人民的利益,它也有必要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根据调查,后者似乎没有必要,至少在德国是这样。在 10 月初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 的受访者认为制裁对德国的打击将比对俄罗斯的打击更大;只有 21% 的人认为相反。尽管如此,仍有 33% 的人赞成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另有 30% 的人想进一步收紧。只有 18% 的人赞成放宽,12% 的人赞成取消强制措施。

然而,正在遭受制裁后果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动荡不安的迹象。上周,印度财政部长 Nirmala Sitharaman 宣布,G20 将讨论对俄罗斯的制裁,当前的粮食危机和其他严重问题是“某些决定的结果,这些需要讨论”。她表示将在G20 上与西方大国就制裁政策进行对抗。这将是西方第一次,不得不在一个很重要的国际联盟中为其暴力政策辩护。12月1日,印度将接任明年G20轮值主席国。西方制裁的后果及走向有待继续观察。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军事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