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 > 徐秉君 >

美媒:美军高层反思美国的信任危机和吸取的教训?


美国第10期《空军杂志》发表了一篇《中国、信任和政治》社论,文中强调,信任是所有关系的基础,一旦信任被打破,信任就会丧失。接着对从阿富汗撤军、阿富汗军队失败、北约盟国的疑惑、以及冷战后至今美国的外交政策加以分析,并将失败归结为信任危机。

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左)、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空军参谋长小查尔斯·布朗、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

从阿富汗战争看,随着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被关闭,美国空中力量被撤离,阿富汗军方也退出了。由于阿富汗军队对自己的政府缺乏信任,再加上被美国军队抛弃,所以他们不再相信自己能够获胜。

人们不会忘记8月份美军仓促撤离阿富汗的“喀布尔时刻”。尽管美国空军的撤离行动得到北约盟国和平民志愿者的支持,但世界世界目睹的是一个全球超级大国仓促和羞辱地从喀布尔撤军,并屈服于塔利班·加格尔的要求。这样一来,美国的每一个盟友不得不怀疑这对他们自己的联盟意味着什么。这种信任的丧失将会影响几十年。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可信赖的盟友和伙伴。可是,从特朗普和拜登这两届政府的所做所为来看,美国骨子里还是推崇“美国第一”“美国优先”。

尽管美媒体声称,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建立在美国的可信赖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我们之所以值得信任,是因为我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也是因为从历史上看,即使权力从一个政党转移到另一个政党,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基本保持一致。直到最近。

可是,看一看美国是怎样对待其扶植的阿富汗政权的,再看看美军又是如何对待盟军的,就可以看出美国的信任是多么不可信。尽管喀布尔政权一再要求美国延迟撤军,但美国为了加快战略重心转移,不仅加速从阿富汗撤军,甚至连北约盟友都不通知,竟在一夜之间就撤离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让盟友对美国的信任产生质疑,从美军在阿富汗的混乱撤军也让盟军们对美国承诺的可靠性感到不安。

就连美国自己也承认,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失去了共同敌人的团结因素,有时会疯狂地从一个外交政策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不再信任对方。而当“我们又有了共同的敌人”(指中国)似乎又找回了美军的领导力及对美军的信心。

美媒基于军方的观点认为,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危险——对其邻国、美国利益和美国本身都是如此。还特别引用上个月在AFA的航空、航天和网络会议上,美空军和太空部队的领导人用照片和视频证明了他们的观点。导弹发射井、武器化卫星、隐形战机、高超音速导弹、人造军事岛屿和先进的人工智能都是中国专门为对抗美国能力而建造的武器库的要素。

值得关注的是,美媒认为可以从盖茨、肯德尔、布朗和米莉身上吸取教训。

13年前,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嘲笑军方领导人“倾向于‘下一场战争’”。他认为“很难想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哪个国家会以常规方式——舰对舰、战斗机对战斗机、坦克对坦克——直接对抗美国。”

盖茨未能预见未来源于拒绝信任他的空军指挥官。他在任期采取了一些果断措施,先是关闭了F-22战机生产线,他认为这些战机不值得他们花费巨资建造,关闭生产线时实际生产的F-22战机还不到空军原计划需要的387架的一半。

然后,在“下一场战争”演讲后三周,盖茨立即对空军部长迈克尔·韦恩和参谋长迈克尔·莫斯利动手,将他们撤换。虽然导火索是一系列核安全失败,但原因是他们持续地、越来越多地公开反对他对中国承担的风险。

事后看来,显然韦恩和莫斯利是正确的,盖茨是天真的。其后果是盖茨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缺少飞机。而是整整一代领导人长大后都坚信,对权力说真话是没有回报的。

文章称,现在我们面临冷战以来最严重的战略危机。中国不仅拥有自己的第五代喷气式飞机,而且还拥有该地区最大的空军。相比之下,美国空军背负着非隐身的F-15、F-16和A-10战机,这些战机占其战斗机部队的80%,在高端战斗中几乎毫无价值。

对于近年来中国军力的发展,美军高层出现从未有过的战略焦虑。新任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上个月在航空航天和网络会议上说,现在美国已经没有时间了,中国的成熟和进步速度远超美国,我们的国家要么抓住这个时机,要么放弃我们的优势。中国会认为美国的主导地位已经结束,卷土重来是不可能的。

然而,美空军参谋长小查尔斯·布朗将军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我不相信不可能。”但他必须让别人相信他未来的愿景是正确的。他强调,我们的国家必须为新的威慑时代做好准备,加大对新武器的投资,废弃不再有用的旧铁,强化我们的太空资产以保护我们最重要的战略优势,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向以缩短杀伤链,并拥抱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以实现上述所有目标。

新近美新闻媒体报道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曾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1月两次与中国军方高层进行了电话交谈,但被许多人误解为将军出卖了他的总司令,被调侃为“五角大楼里的中国人?”但又认为米利的呼吁是恰当的,基于情报评估,旨在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冲突。那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与军方官员讨论核政策的会议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感到自豪的是,我们的军事领导人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美国保守派”报道截图

然而,在他仍担任主席期间,在《华盛顿邮报》上向鲍勃·伍德沃德透露秘密,显示了糟糕的判断力。那是米利本人还是某个亲密的员工顾问并不重要。在此过程中,米利将军将自己的角色政治化,给整个军队蒙上了一层政治阴影。

但也有分析认为马克·米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代表美军高层理性一面,主动与中国军方沟通,以缓解局势和避免误判及冲突。另一方面他又以冷战思维炒作“中国威胁”。特别是日前,米利又针对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的中国在今年夏天试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导弹”大作文章,并把这次试验比作冷战期间的那个转折性事件——“斯普特尼克时刻”。

10月27日,马克·米利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称,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测试形同“斯普特尼克时刻”。米利将军说:“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但我认为已经非常接近这个时刻。”,显然,他是为了换取一代人对很久以前冷战的回忆。

然而 就在米利把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测试与冷战时期苏联的决定性时刻进行对比数小时之后,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即提出警告,反对将这个术语用于中国武器测试。他说:“我认为描述这种能力进步特征并给他贴标签,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米利的冷战言论就连《华盛顿邮报》也看不下去了,10月28日发表题为《这不是“斯普特尼克时刻”,我们也不应助长冷战偏执》的文章加以批评。文章指出,米利应该温习一下他的历史书。中国的这次试验与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人造卫星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做出这种断言事实上将助长目前正在华盛顿愈演愈烈的一种偏执。

由此看来,美国的信任是如此脆弱。尽管美军高层认为,信任对于保持公众对我们军队的信任至关重要,这种信任理所当然地是我们国家最值得信任的机构之一。这种信任不是给予的,而是赢得的。

然而,信任的赢得不是靠虚伪,而在于是否言行一致。如果美军果真愿意反思的话,那么至少在这方面得肯下点功夫并有所改变,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一切都基于美国利益和“美国优先”。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国际观察员、学术Plus高级军事观察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