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和他联袂到访的,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在当下大国竞争愈演愈烈,俄乌冲突僵持不下的背景下,马克龙访问中国传递何种信息,背后又体现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战略走向将发生何种变化,对地区局势又将带来产生何种影响?
马克龙访华的必然性
此次中国行,是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到访中国,中方对此高度重视。从与首都影视文化名人互动,到参观访问中山大学,再聆听“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演奏,马克龙此次访华行程,可谓是紧凑却不失精彩。
访华行程结束之际,马克龙在其社交媒体上表示,“中法要成为和平、稳定、繁荣的动力”。由此不难看出,中法两国尽管存在分歧,但在促和平、谋发展上是心心相印的。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法国的“大国意识”根深蒂固,希望在更大范围发挥影响力并拓展利益。亚太作为大国战略博弈焦点和全球经济主要引擎,也成为法国关注的焦点。
法国是目前唯一在亚太长期驻军的欧洲国家,且每年约32%的进口和36%的出口商品往来于此,巩固在亚太传统影响,攸关法国切身利益。
马克龙此前一直批评拜登政府对华强硬路线,并认为任何形式的“脱钩”,对欧洲都是不利的,因为这关系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法国总统的顾问近日也向外界表示,马克龙此次访华,意在“重启”与中国的外交和经济联系。对此,《明镜周刊》发文称:“没有人想失去中国市场,因为几乎找不到与如此利润丰厚的市场并驾齐驱的替代品。”
欧洲需要寻求战略改变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不断升级对俄经济制裁。虽然对俄罗斯产生一定影响,但制裁所带来的反噬效应也日益显现。欧盟约40%的天然气、30%的石油和40%的煤炭需要从俄进口。
受俄乌冲突及对俄制裁影响,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尽管欧盟提出加速能源转型等措施,力争2027年前摆脱对俄依赖,但难有立竿见影效果。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法、德等欧洲国家企业竞争力下降乃至倒闭,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激增,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自身利益严重受损,欧洲民众对乌克兰局势心生厌倦,要求政府将资金用于改善本国民生问题,反对政府继续对乌提供援助的呼声不断高涨。而随着俄乌军事冲突持续,法、德、英等欧洲领导人的支持率,均创历史新低,民众反对情绪日益高涨。
法国目前遭遇通货膨胀、难民危机,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挑战。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欧俄之间的相互制裁,也令法国经济雪上加霜,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因此,法国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通过改善中法关系,从而加速乌克兰危机的解决进程。马克龙希望,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他还表示,中法两国“有责任维护当前遭到削弱的国际秩序”,并且“根据21世纪的现实情况去重塑它”。
对此,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对英国BBC表示,“如果马克龙能够推动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将有助于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
美欧裂痕影响大国格局
马克龙治下的法国,是最热衷推进“战略自主”的国家。他在2017年当选法国总统之后就提出欧盟“战略自主”的口号,并希望该方案能够成为欧盟的主流声音。
2021年8月,美军撤出阿富汗后,“战略自主”在欧盟又掀起一个小高潮。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爆发直至今日,美欧分歧日益激化。
对于美国而言,俄乌冲突在牵制俄罗斯的同时,还利用此次冲突分化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施压法、德等国切断与俄能源联系。
可以说,美国正是此次俄乌局势紧张的重要推手,其通过抬高地区局势,以达到拉拢西方盟友,增加欧洲方向军力部署目的。但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正以超乎想象的威力吞噬着整个欧洲地区。欧洲各国被绑上战车,政治、经济、民生等多重利益全面受损。
近年来,俄欧本已建立起较为紧密的能源贸易合作,但俄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宣告欧洲费力斡旋达成的明斯克协议彻底破产。俄乌冲突还导致乌国内局势不断恶化,引发了是二战结束后最为来势汹汹的难民危机。
随着危机的发展,欧洲国家对自身利益受损,而美国趁乱获利产生不满。同时,由于战略决策持续上被美操控,“战略自主”严重受挫。
在这场美、俄、欧多方博弈中,欧洲可以说是最大的“输家”。法方希望抓住乌克兰危机,推进自己对欧盟主导的安全框架的野心。
在3月向欧洲议会发表轮值国演讲时,马克龙称,安全和稳定计划应该“首先在欧洲人之间建立,然后再与北约盟国分享”。这也表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因此,未来欧洲国家或将对当前的政策进行调整,战略自主和对美“离心”倾向可能再次抬头,但这一进程可能相对比较缓慢。对此,《南德意志报》发文评论称,“与美国对华政策相比,欧盟才刚刚开始寻找对华战略的定位。但愿这个寻找过程不会太久。”
当下,美欧裂痕向更深层次发展,马克龙和冯德莱恩访华表明,欧盟主动发展对华关系的意愿强烈。在这一背景下,中美俄欧的大国关系格局或将发生深度调整。
随着美国挑动地区局势的图谋逐渐侵蚀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阵营,传统东西方的藩篱也有所松动,世界政治格局正经历变局,政治多极化可能迎来一定发展变化。
作者: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