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朝鲜半岛战云低垂,杀声阵阵,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继去年之后,今年半岛紧张局势正呈现螺旋式升级之势。防止局势失控已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国家的重要课题。
炮声隆隆 你来我往
且看韩国媒体的报道:
1月1日,韩国陆军第三步兵师白骨炮兵旅出动K-9、K55A1等自行火炮在前沿地区实施实弹射击演练,共发射150发炮弹,“再次确认我军具备可当场迅速反制朝军挑衅的能力”。
1月2日,韩国陆军首都机械化步兵师、第二快速反应师、第6、第7、第12、第15、第22步兵师等前线部队出动多种自行火炮、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装备在前沿地区进行占领战术集结地、开辟和攻克障碍物地带、机械化部队迅速机动射击等演练,以“展现强力反制朝鲜挑衅的决心”。
1月3日,韩国海军出动护卫舰、导弹巡逻艇、导弹驱逐舰、猎杀火箭巡逻艇等舰艇,在韩国管辖的全海域实施对舰射击和海上机动演练,以“展示对朝强硬的反制意志”。
1月4日,韩美两军在京畿道抱川市结束为期7天的联合战斗射击联演。这次联演出动了110种武器装备,包括K1A2战车、K200装甲车、K600障碍物开拓战车、装甲架桥车、装甲推土机以及美军A-10攻击机、轮式步兵战车等。这次联演是“为了做好‘今夜就战’的准备”。
再看朝鲜媒体的报道:
1月5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布新闻公报称,朝鲜人民军第四军当天上午动用13个连和1个排的兵力,以及47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在西南海域进行了海上实弹射击训练,共发射炮弹192发。公报称,此次演习是对韩国军方行动的“自然反制”。若敌人以“回应”为借口进行挑衅,人民军将进行规模史无前例的强硬反制。据报道,韩方当天下午发射了400多枚炮弹,以“双倍回应”朝方的“挑衅”。
1月6日,朝鲜为迷惑韩军,测试韩军的侦探能力,引爆了60个模拟炮声的炸药包,导致韩方以为朝军再次进行了炮击演习。对此,朝鲜就韩军的误判进行了辛辣的冷嘲热讽。
1月7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再次发布新闻公报称,朝鲜人民军第四军西南海岸防御部队当天调动5个连、三个排的兵力和23门海岸炮,对西南海域4个目标区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共发射了88发炮弹。朝方警告称,如果韩方哪怕做出很小的挑衅,朝鲜军队将立即予以“炮火洗礼”。公报同时还说,这些实弹射击“没有对敌对国家造成任何间接影响和威胁”。
朝韩新年伊始就大张旗鼓地进行军演和实弹射击,且军演和实弹射击训练大多在前沿敏感地区,并相互指责对方“挑衅”,显示了半岛紧张局势正进一步升温,也预示着今年半岛局势不会风平浪静。
紧张局势的延续及升级
朝韩之间相互进行武力示威并非始于今日,而是长期对峙的产物,也是去年紧张局势的延续。刚刚过去的2023年就是在紧张对抗中度过的。在这一年里,双方的对抗呈现出“强对强,硬对硬”的局面。其显著特点是:
其一,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主敌”。近几年来,朝韩关系处于“三无”状态,没有对话,没有接触,没有交流合作。双方切断了所有联系。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主敌”,韩方声称一旦朝鲜发动核攻击,韩方将“立即、强力、彻底”予以反击以“终结(朝鲜)政权”。朝方则明确表示朝韩关系不再是“同族关系”,而是“敌对的国家关系”和“交战国关系”。一旦发生核危机,朝方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手段“平定南朝鲜领土”“摧毁大韩民国”。
其二,相互示强,军备竞赛加剧。过去的一年里,朝鲜进行了20多次导弹发射活动,其中包括5次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朝鲜在2022年制定有关拥核法律后,去年又把拥核写进了宪法,按照朝鲜的说法,拥核“已经无可逆转”。韩国则有意识地渲染、夸大朝鲜核导威胁和自身的安全危险,声称要“以实力求和平”,“以威慑保和平”,恢复、扩大和增加了韩美联合军演,韩美日联合军演,并大力研发和引进先进武器。朝鲜去年发射了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并表示在2024年还将发射3颗军事侦察卫星。韩国也在去年发射了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并表示将在今年发射第二、第三颗,至2025年发射5颗军事侦察卫星。
其三,双方都以大国为靠山。韩国总统尹锡悦去年4月访美发表《华盛顿宣言》,宣布韩美成立“核磋商小组”以加强美国的“延伸威慑力”,去年8月韩美日举行戴维营峰会,建立了三边安全合作框架(实际是三角军事同盟的雏形)。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去年9月访俄,与普京“讨论了多项重大问题和当前合作事项,包括两国在应对军事威胁方面进一步密切协调和相互支持,并达成协议和共识”,同时还规划了“一系列朝俄关系长远发展计划”。朝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双方成了同一战壕的同志和战友。金正恩已经不再称普京为“阁下”,而是称“同志”了。
由此可见,朝鲜之间的对抗正向全方位发展。政治上,双方呈现“体制之争”;经济上,双方这两年完全断绝了交流合作,双边贸易归零,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对朝实行了14次单边制裁;军事上,双方事实上废除了2018年签署的“9.19军事协议”,唯一能保障防止冲突的栅栏已经消失;外交上,双方都在努力加强与周边大国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各自的“朋友圈”。因此,今年来朝韩刀枪相向局面的出现并不奇怪,而是去年的延伸和升级。
紧张局势升级的原因何在
半岛局势发展到如今这种全面对抗地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韩国极右保守思潮凸显。自上世纪80年代韩国实现民主化以来,现任总统尹锡悦是历届保守政府中表现最右也是最反共的代表。他把所谓“普世价值观”作为对朝政策乃至对外政策的基准,以反共为己任,口口声声“自由、民主、人权”,同美西方一起鼓吹“民主对威权”的对抗,视朝鲜政权为“妖魔鬼怪”。他把韩国进步势力看作“反国家势力”和“共产势力的追随者”,表示要与这些势力和追随者斗争到底。尹锡悦的这种右倾保守理念决定了他具有浓厚的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思想,必然与朝鲜誓不两立,也必然全面推翻前任政府的对朝和解合作政策,而采取高压、强硬对朝政策。尹锡悦政府在对外政策上亲美媚日,与北约勾勾搭搭,甚至触犯台海、南海等中国核心利益,也就并不奇怪了。
2、朝鲜自卫能力和自信心增强。面对韩国右派保守势力咄咄逼人的强硬政策,国力弱小的朝鲜不得不采取所谓“不对称战略”,勒紧裤带大力发展核导武器,国防能力在近些年得到大幅提升。这既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壮胆和威慑。朝鲜提出“以核制核、以正面对抗回答正面对抗”的口号,摆出不惜一战、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态势。按照朝鲜的思维逻辑,向敌人妥协一步,就会退十步、百步,最后是政权不保,亡党亡国。所以安全问题始终是朝鲜最为关心、最为重视的头等大事。而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朝鲜的做法是“几何级数增加核武器”,不断发展壮大军事力量,迫使敌对势力不敢轻举妄动。尽管拥核招致国际制裁和孤立,招致南北对抗加剧和经济困难,影响民生改善,但相比于死亡,生存总是第一位的。
3、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的动荡。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欧与俄关系恶化,如此等等,国际大环境之百年未有的大变化也必然投射到半岛的小环境上来。“新冷战”成为朝韩最为关注的问题。从朝韩的表态看,他们大都认为“新冷战”格局正在形成,因此就必然有一个站队选择。韩国明显站在了美国一边,尹锡悦上台后的所作所为已经充分显示这一点。朝鲜现在努力维护与中俄的传统友好关系,特别是努力拉近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是在为应对“新冷战”做准备。
4、外部势力介入是是半岛局势持续恶化、不断升级的重要因素。美国从围堵遏制中国的目标出发,竭力推进所谓“印太战略”,不断在东亚地区制造矛盾,挑起纷争,而半岛正是美国重点经营的战略支点之一。无论从当今现实还是从过往历史来看,美国一直想方设法在半岛维持适度紧张,拉一派打一派,极力鼓动和支持韩国的对朝强硬政策。
美国与韩国成立“核磋商小组”,一再承诺提供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延伸威慑力”,同时又撮合韩日改善关系,推动构建美日韩三角军事同盟。近几年来,美韩联合军演和韩美日联合军演日益频繁,美国更是时不时向韩国及周边海域派遣航母、核潜艇等战略资产,名曰针对朝鲜的核导“威胁”,实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然而,美国对于朝鲜的安全关切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反而动辄威胁要“终结朝鲜政权”,要让朝鲜为发展核导“付出代价”。美国的这些言行既鼓舞了韩国,更刺激了朝鲜,同时也加深了朝韩关系的敌对和半岛局势的恶化。
当务之急是防止半岛局势持续恶化乃至失控
朝鲜半岛局势向何处去,事关半岛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俄乌冲突爆发后,半岛是否会变成第二个乌克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巴以冲突发生后,韩国曾一度大肆渲染朝鲜可能对韩发送”哈马斯式”的突然袭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虽然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但从当前的形势看,半岛不太可能变成第二个乌克兰,朝鲜也不太可能像“哈马斯”那样对韩国发动突然袭击。其原因:
一是半岛背靠中俄两个大国,就在中国的大门口,在俄罗斯的后院,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一旦半岛发生战乱,十有八九将导致大国卷入,而美韩并没有在大国卷入的半岛冲突中一定能获胜的自信和实力,尤其是美国在应对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已经力不从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况且,美国的对朝政策是“压死、拖死、困死”朝鲜,而不是武力推翻朝鲜政权。美国的战略是借半岛问题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为围堵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服务,而不是为韩国火中取栗,为韩国的“自由民主秩序下统一半岛”服务。
二是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惨烈状况,给了朝韩深刻的教训。武力冲突只会造成两败俱伤,没有赢家。因此,尽管口水战可以打得很激烈,威胁性的言辞可以随口而出,但真要大打出手,朝韩双方将慎之又慎。特别是半岛曾遭受日本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亡国奴的历史教训刻骨铭心。如若半岛发生战争,日本很可能乘机而入,这是所有半岛人都难以接受的。
三是朝鲜不会像“哈马斯”那样主动对韩发起大规模突然袭击。冷战结束以后,朝鲜的头等大事是保卫本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过上“世上无所羡慕”的好日子。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曾说,朝鲜拥核并不是为了打击别人,而是为了“反对战争”。朝韩都是联合国成员国,也都是主权国家。
朝鲜如果主动发起对韩突然袭击,与哈马斯的突然袭击性质完全不同,必然丧失人心,不仅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反而将遭受严厉谴责和制裁,甚至遭受灭顶之灾。同时,客观地看,无论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实力,朝鲜与美韩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以卵击石必然一败涂地。韩国之所以在巴以冲突后大肆渲染朝鲜可能会对韩发起“哈马斯式”的突然袭击,无非是为其推行对朝强硬政策,加强与美日的三边安全合作提供依据。
尽管半岛不是乌克兰,朝鲜也不是哈马斯,但是半岛紧张局势的轮番升级并不能排除发生擦枪走火,继而发生局部冲突导致局面失控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双方存在划界争议的半岛西部海域,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更大。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性的出现,国际社会当前要做的是敦促有关方要冷静克制,不要火上浇油;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包容,不要偏执;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要交流合作,不要军备竞赛;要实际行动,不要空口白话。
能否做到这些“要”与“不要”,关键在于美国。历史经验显示,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是很难做到的。同样,当前听命于美国的韩国现政府也难以做到。朝鲜能否做到则见仁见智。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半岛局势的走向仍然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这正是人们的忧虑所在。
作者:高浩荣(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 新华社原驻平壤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