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俄罗斯发布公告称,俄海军“北德文斯克”号核潜艇在白海海域水下40米处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并命中位于巴伦支海的目标。次日,美国也发布消息称,美陆军第17野战炮兵旅第3团第5营已接收首批远程高超音速导弹(LRHW)的原型弹,主要用于导弹测试和训练。这是美俄两国近年来在高超音速武器竞赛方面的一个重大事件,表明两国都在逐步将高超音速武器向实战化大力推进。
美陆军接收第一批LRHW武器
高超音速武器一般包括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一系列飞机、导弹、空天飞机及动能武器等多种装备。高超音速武器具有速度快、覆盖范围大、机动性强等特点,现有的防空反导导弹防御体系一般难以拦截,可对陆地和海上高价值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是目前重要的非对称打击手段。也是更加高效地打击对方关键作战节点,增强远程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和俄罗斯为了进一步寻求国防领域不对称优势,都下大力气开展了高超音速武器装备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美国2001年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近年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已经到期并仍未取得实质性续约进展的背景下,两国都加快了其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和装备步伐。
目前,俄罗斯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先锋”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等一批高超音速武器装备,在与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有利地位。其中的“先锋”导弹和“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已经正式在俄军中服役,此次发射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也是俄军目前正在加快研制和部署步伐的一款核心高超音速武器。
尽管早在冷战期间,前苏联就开始研究高超音速技术,但近年来俄罗斯研制和装备高超音速武器的步伐无疑明显加快,其用意显然是在美国全球弹道导弹防御优势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在这一领域的突破,形成对美的新型不对称战略打击威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正在形成覆盖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高超音速打击体系,这也是其对美全球反导体系的一种重要回应。
米格-31挂载匕首导弹飞行
俄罗斯公布的先锋导弹发射想象图
尽管早在上世纪,美国即开始了高超音速武器的预研工作,但由于美国在冷战期间及前苏联解体之后在常规威慑兵器上的优势,使得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尚未对高超音速武器给予足够重视,仅仅将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基本停留在探索和预研阶段,其发展进度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观察家认为,当前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装备实战化发展水平和相关技术储备实际上已经落在了俄罗斯之后。为此,美国近年来围绕这一领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部署,装备研制进度相比以前有了明显加快。自2018年开始,美国海、陆、空三军即开展了三军通用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合作,包括了本次美国陆军接收的远程高超声速武器项目(LRHW),美国海军的“中程常规快速打击系统”项目(IRCPS)和美空军的“空射型快速反应武器”项目(ARRW)。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制进展并不顺利,空射型快速反应武器项目(ARRW)的目的是研制一款可由多种空中平台携带的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AGM-183A是美国下一代空射火箭助推滑翔体高超音速导弹,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制, AGM-183A号称采用全程滑翔技术,全飞行过程都在大气层内而没有再入段,其最高速度可达20马赫,最大射程达到1600公里。美国空军希望未来F-15EX战斗轰炸机、B-52H和B-1B轰炸机能够携带这款突防能力极强的高超音速导弹打击纵深高价值目标和时敏目标但在近年来的多次试验中失败迭出,尤其是在今年4月和7月的两次试验中均遭到失败。
AGM-183A空中试验和地面调试
2021年3月17日,五角大楼发布首批高超音速导弹训练用发射筒照片,照片附带的说明显示,美陆军高超音速导弹连将在2023财年完成实弹部署。美国“驱动”网站刊文称,美陆军向新组建的高超音速导弹连交付第一批两套训练用发射筒,向建立首支高超音速导弹部队迈出重要一步。报道称,训练用发射筒与最终的高超音速导弹所用发射筒设计完全相同。5月13日,“驱动”网站报道称,美陆军公布高超音速导弹射程,称其打击距离为2775千米。此次美陆军接收首批高超音速导弹原型,表明美军这款全新武器系统距离实战部署又近了一步。与美陆军目前装备的射程为300千米至500千米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相比,美陆军接收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大幅度增加,能在短时间内打击严密布防的高价值目标。
值得警惕的是,美陆军部长麦卡锡在2020年初曾表示,美陆军计划2021年在亚太地区部署一支多域特遣队,这支多域特遣队的重要武器之一就是高超音速导弹。尽管目前美军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尚且有限,但考虑到美军全球部署的特性,其影响不容小觑
由于高超音速武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毁伤能力强、防御难度大等优势,已经成为未来大国之间军事战略博弈的战略性装备之一,也是在未来战争中打破双方力量均势的一种关键装备。目前,美俄两国均在高超音速武器的装备研制和实战化部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已有实际可作战装备投入使用,未来两国必将依托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开展更多的武器研制竞赛和博弈。(作者: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