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原创 >

中国在波士顿创造四十万就业机会,中美可以合作双赢


在美国有一种陈旧的观念,那就是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甚至认为中国窃取了美国的就业机会,但事实正好相反,中国仅在美国的波士顿一个港口城市就创造了40万个就业机会。

1月21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在使馆接受马萨诸塞州港务局(Massport)和北美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颁赠的致谢铭牌和纪念夹克。

美国方面之所以感谢中国,是因为中国中远海运(北美)公司于2002年开通了从中国到波士顿港的直航服务。在接下来的20年里,这家中国公司不仅挽救了当地9000个就业岗位,而且还创造了另外40万个就业岗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是的,没错,是中国帮助美国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这是一个完美的例子,说明如果两国专注于合作,是能够实现双赢的。可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无法在美国主流媒体上读到这一点,这样的成就几乎被美国人忽视了。

去年,中国和美国之间实现了贸易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进行了新投资,就像过去几十年美国对中国的投资一样,去年的投资再次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国和美国,不应被描绘成竞争对手,而是可以成为合作伙伴,以创新的方式共同努力,振兴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

美国人长期以来听到的传统观点就是中国正在窃取美国的就业机会,这种信念不仅是帮助前总统特朗普上台的核心,而且是参议员桑德斯在两次总统竞选期间领导的左翼运动的关键宣传内容,这种观念后来又被拜登总统吸纳。

从本质上讲,美国人的这种传统思想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来说是一笔糟糕的交易。美国企业将工作外包到其他市场,包括将该国的整个工业基地从美国中心地带转移到中国等地。此外,支持者还声称,正是中国与那些“卑鄙的”公司合作,窃取了美国工人的生计,引发了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比如预期寿命下降。

但这种思想过于简单化,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是整个世界和整个历史面临的根本性经济挑战。而且,这种思想还在不需要敌意的地方制造了敌意,并忽视了中国可以帮助美国创造就业机会的现实。

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系统性事件,与个体参与者无关,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公司在“窃取”就业机会,这都是经济创新的自然结果。

必须明白,并非所有的失业都是由于同样的原因。经济学的三种主要失业类型中,有一种叫做结构性失业。当工人与经济所需的技能不匹配时,就会发生这种失业,这主要是由于重大的技术突破而发生的,比如,汽车的发明让赶马车的人失去了工作。

信息化和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肯定会让一部分技术落后的工人失去工作,但也会迫使他们去学习新的技能,也会让整个社会转变思维和理念。那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工人将继续存在并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那些无法适应的工人就不得不为了生计寻找其他出路。

这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新的或不可预见的问题。包括现在的中国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在内,每个主要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不得不管理和实现从主要依赖商品到依赖服务的转变。重要的是解决这种局势的政府政策,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直坐视不理,而在问题恶化时又无所作为。几十年来,专家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而美国政府根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问题在于,华盛顿的政治共识甚至反对最温和的社会改革,“重建更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法案最近在国会中却遭到“温和的”民主党人的反对,导致法案停滞不前,这就很能说明问题。相反,同样的共识将责任归咎于外国,也就是中国,但这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心态。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正在主导着连接全球经济的努力,简单来说,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而同时也在摧毁许多过时的就业机会。

中国正在通过其“一带一路”倡议(BRI)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全球基础设施项目,并通过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努力走向全球化,该协定的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个国家。

正如在波士顿港所看到的那样,无障碍贸易和来自中国大陆的新服务航线帮助该地区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但想象一下,如果华盛顿达成新的政治共识,与中国对抗而不是合作,那会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就业形势产生怎样的影响?想想50年前的理查德·尼克松那“改变世界的一周”。

拜登总统最近签署了一项价值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预计在未来10年内每年将创造约150万个就业机会。尽管如此,这远远达不到美国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仅需要更大的基础设施目标,还需要一个绿色新政来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及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美国要成功达到这样的目标,中国的工程专业知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优势以及对有形资产投资的意愿,是能够助力美国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