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原创 >

安倍遇刺身亡与日本政局走向


2022年7月8日,即“卢沟桥事变”爆发85周年的次日,一条消息迅速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街头演说中遭遇枪击,处于心肺停止的危笃状态,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一时舆论哗然,东京股市直线走低。日本时间下午五点左右,在安倍夫人昭惠抵达医院不久,日方正式公布安倍抢救无效。显然,这是战后日本政坛最重大的突发事件,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安倍离世可能给日本政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安倍内阁的政治遗产
安倍生于1954年,出身日本政治世家,1982年,作为时任外务大臣的父亲安倍晋太郎的秘书开始步入政界。1993年,在父亲去世两年后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2003年出任自民党干事长,2005年被任命为小泉内阁的官房长官。2006年,52岁的安倍上台组阁,成为战后最年轻的首相,同时也是战后世代的第一位首相。2012年第二次上台之后,安倍连续执政达2799日,超越其外叔公佐藤荣作,成为日本历代首相中连续任期最长的首相,自然也成为当今日本政坛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长期执政的安倍给日本留下诸多政治、经济、外交遗产,但也埋下不少隐患。比如,在第二次政权期间,安倍提出由“大胆的金融缓和”(超宽松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大规模财政刺激)、“成长战略”(结构性改革)这“三支利箭”所构成的安倍经济学,起用原财务官僚黑田东彦担任日银总裁。这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日本股市开启长达数年的牛市,各项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受到经济界的欢迎。同时,通过扩大公共事业投资,使劳动雇佣状况也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其中最关键的与成长战略相关的结构性改革却由于遭到自民党所支持的业界团体的抵抗而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安倍作为日本右翼的代表性政客,在防卫与外交政策方面坚持鹰派立场,反复强调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之间对等的同盟伙伴关系。不过,从日本保守派看来,战后由美国所起草的和平宪法,容易让他们想起二战时日本的屈辱性惨败,因此,安倍一直试图修改宪法,将回到“正常国家”作为长期努力的目标。
此外,在对华关系方面,安倍采取务实外交路线,开展“融冰之旅”,多次访华试图缓和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扩大民间往来与交流,对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有一定贡献。但是,安倍缺乏正确的历史观念,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明里暗里支持台独,在台湾问题上大放阙词,甚至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试图大举扩军备战,强化日本的防卫能力。这样的一些行为,不仅遭到中韩等邻国的反对,在日本国内也造成某种程度的社会分裂。
2020年秋,因为“森友学园问题”以及“赏樱会问题”遭受广泛质疑,加之应对新冠不力导致疫情扩散,安倍以病情恶化为由再次辞职。但是,安倍辞职并非退出日本政坛,而是努力维持在日本政坛的影响力,选择继续作为“一名国会议员”退居幕后操控日本政治。
安倍退居幕后的政治影响力
安倍下台后,推出前官房长官菅义伟竞选自民党总裁,但是菅政权同样因为应对新冠不力而倒台,最终在2021年秋的总裁选举中,安倍在自己推荐的高市早苗首轮投票被淘汰后,将己方选票投向岸田,从而主导了岸田文雄与河野太郎的最终投票形势,催生了岸田政权。而且,此后安倍继承了自民党内的最大派阀——由众议院议长细田博之领导的“清和会”,自任会长,并改名为“安倍派”,成为自民党内势力最大的政治派阀。
因此,实际上安倍对于日本政府的政策制定依然保有强大的影响力。比如,反复提倡修改宪法,主张大幅增加军费以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危机以及中国的崛起,甚至明确提出要将2023年的预算由现在的5兆日元提高至7兆日元。
安倍去世后日本政坛的可能动向
安倍去世后,日本政坛将发生何种变化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围绕自民党内最大的政治派阀——“安倍派”会长的争夺可能已经开始在水面下暗流涌动。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安倍没有明确指定二号人物,因此,该派系缺乏明确的会长继承人。如此,则势必引起安倍麾下的各员大将纷纷出马,一较高下。其中比较具有竞争力的有原政调会长下村博文、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原经济再生大臣西村康稔等。此外,官房长官松野博一也是重要的候选人之一。
其次,自民党内的派系,除了安倍派以外,还有麻生派与二阶派,分别由副总裁麻生太郎与前干事长二阶俊博担任会长。不过,由于他们已经年事已高,派系内部亦正在寻求接任者。另一方面,前首相菅义伟也开始竖起大旗,搞自己独立的学习会。
可以预见的是,围绕安倍派后任会长人选,自民党内部极有可能再次出现派系的分化组合。
安倍去世后岸田政权的运营
如果不出意外,自公联合将会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继续胜出,岸田将获得未来三年相对稳定的执政时期。自民党内部主要的政治派系构造大致为,安倍派94人、茂木派54人,麻生派49人,岸田派44人,二阶派42人。虽然安倍派是最大的政治派阀,但是如果元宏池会的岸田派与麻生派联合的话将达到93人,足以拥有与安倍抗衡的势力。如果再加上与岸田派关系良好的茂木派,那么“大宏池会+茂木派”将拥有对安倍派的压倒性多数。这种构图尚是安倍在世情况下的一种推论,如今安倍去世,如前所述,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接班人,势必引起后继者之间的激烈争夺,这种情况显然有利于岸田采取合纵连横之策。正如自民党某干部谈及的那样“安倍去世后,安倍派的存在感进一步削弱是不可避免的”。总而言之,在未出现可以替代安倍的政治人物之前,作为政治派系的安倍派的政治势力应该会进一步降低。
如此一来,则岸田内阁的政权运营亦会随之产生变化。如果支持岸田的麻生、岸田、茂木三派势力得以增强的话,那么今后几年日本各项执政政策的岸田色彩肯定会更加浓厚。
不过,出于对安倍的同情,二阶以及菅义伟等非主流派系极有可能联合起来,与安倍派一起坚持安倍的政治理念,那么则可能形成与岸田等三个派系之间的某种对立。
考虑到这种对立,则能够出面缓和党内矛盾的人物非前干事长二阶俊博莫属。二阶在安倍、菅政权担任自民党干事长长达五年以上,并且曾经接受过田中角荣的熏陶,拥有非常老练的政治手腕,善于在暗中进行政治运作。因此,在安倍去世后,自民党内部亟需拥有特别手段的政治人物出面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二阶的复出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需要强调的是,二阶在对华关系方面亦坚持友好合作的基本立场,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政治人物。
安倍被刺的原因简析
据目前的消息,刺杀安倍的凶手为住在奈良的山上徹也,现年41岁,无职,2002年-2005年曾服役海上自卫队,熟练掌握手枪的使用方法,接受过实弹训练,擅长枪械的分解与组装。此次行凶的散弹枪就是他从网上购买材料自制而成,从今年春季就开始枪械制作,而且警方在其家中还发现其他枪支与爆炸装置,据警方最新调查,凶手已经尾随安倍一段时间,可见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枪击案。
至于作案动机,尽管网上流传着各种阴谋论,并将此与昭和时期的各种谋杀案联系在一起,但据目前警方披露的嫌犯供词而言,山下主要是“因为对特定的宗教团体心怀怨恨,并认为安倍与此团体有关联,因此想杀了他”。就目前所披露的信息而言,该事件还存在很多疑点,背后是否存在其他因素也未可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次事件与1932年发生的终结日本政党政治的“五一五事件”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毋庸置疑,日本政治风向整体在向右转变,不过民主政治的原则已经深入人心亦是不争的事实,似乎很难因为一次暗杀事件而发生彻底性颠覆。当然,这次事件肯定会对日本社会乃至东亚局势产生影响,这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值得关注的是,单就当前日本政坛主要代表人物的表态来看,几乎都一致性地认为此次事件是“对民主原则的一种亵渎”,该行为是“无法饶恕的卑劣暴行”。日本媒体亦充斥着各种谴责与惋惜,而缺乏对此次事件背后深层原因的反思。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如立宪民主党议员小泽一郎在岩手县街头演说中陈述道,“虽然对此深感遗憾和难过,但是极端而言,不得不说这是自民党长期政权所招致的事件”“如果实行让社会安定的良政,则不会出现这样过激的事件。这是自民党骄傲自满,任性而为的结果”。
对于小泽的发言,日本媒体冷嘲热讽,认为“这样的发言难以令人置信。将生命看成什么了?应该提交国会作为问题讨论”等。看来,所谓的政治正确在日本的舆论环境中也是多么重要的原则。暴行固然需要谴责,但更值得反思。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的一段话: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作者:殷志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