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周边安全环境空前恶化,面对东部地区仇恨无法消除的乌克兰,以及北部地区要求加入北约的芬兰、瑞典,未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重点有可能转向东方的亚洲。
乌克兰损失巨大与俄罗斯矛盾空前尖锐
俄乌战争已进行了一百多天,战争每天都给乌克兰带来巨大损失,随着战争继续和扩大,因战争所造成的死亡、破坏、人员流离失所,以及对世界经济的破坏难以准确估量。
也正因如此,乌克兰全国各地出现去俄罗斯化现象,一切与俄罗斯相关的文化被清除,其中,包括二战期间在乌克兰牺牲的烈士墓,一些有俄罗斯色彩的街道等也被改名。总之,与俄罗斯的国家矛盾空前尖锐,成为历史上的最坏时期,这一矛盾有可能持续数代。
据估算,如今,乌克兰现已损失约三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五分之一的领土。可以说,在俄乌残酷的战争中,乌方有多少战斗人员或平民死亡,政府官员声称的伤亡人数无法核实,因为,有时可能出于公共关系的原因或被夸大或压低数字。
前不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卢森堡议会发表评论时说,到目前为止,至少有数万名 乌克兰平民死亡。每天至少有60至100名乌克兰士兵在战斗中死亡,此外,还有每天大约500人受伤。
仅在马里乌波尔,当地官员们就报告了超过21000名平民死亡。据马里乌波尔市长说,东部卢甘斯克地区的锡耶罗多涅茨克市已成为俄罗斯军事攻势的重点和焦点,全市大约有1500人伤亡。这样的估计包括被因战斗死亡的人,以及因食品供应和卫生服务崩溃,或受到饥饿和疾病等次生影响的人。
据资料统计,俄罗斯最后一次公开发布自己部队的数字是在3月25日,当时,一位将军告诉国家媒体,有1351名士兵被杀,3825人受伤。对此,乌克兰和西方观察家说,实际数字要高得多。
泽连斯基说,有超过3万名俄罗斯军人死亡,这比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10年的损失还要多;英国政府估计俄罗斯的死亡人数为15000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方官员在讨论情报问题时,他说俄罗斯仍然在伤亡,估计约有4万名俄罗斯军队受伤。
俄乌战争的激烈炮击、轰炸和空袭,致使乌克兰的许多城市和城镇的大片地区变成了废墟。乌克兰议会人权委员会称,俄罗斯军队摧毁了近38,000座住宅楼,约22万人无家可归。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大学,附近的1900个教育设施被损坏,其中,180个完全被毁。
乌克兰官员称,其乌克兰城市他基础设施的损失包括300座汽车桥和50座铁路桥,500家工厂和大约500家受损的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称,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境内296起针对医院、救护车和医务工作者的袭击事件。
据联合国难民机构估计,俄乌战争期间,大约有680万人被赶出了乌克兰。自从基辅附近地区和其他地方的战斗结束,以及俄罗斯军队重新部署到东部、南部以来,约有220万人已经返回到了乌克兰。
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估计,截至2022年5月23日,乌克兰境内,有超过710万乌克兰的境内流离失所者,这比早先统计的800多万人有所减少。
有乌克兰官员说,在今年2月俄罗斯军队入侵前,俄罗斯仅控制了乌克兰约7%的领土,其中,还包括俄罗斯在2014年占领的克里米亚,以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当地武装控制的地区。
有媒体报道说,俄乌战争前线情况在不断地变化,被俄罗斯控制的领土增加了58,000平方公里,总面积略大于克罗地亚,或略小于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州。
乌克兰相关部门报告称,乌克兰的遭受惊人的经济打击,泽连斯基办公室负责人说,我们目前为止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乌克兰20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2000亿美元,也就是至少损失了约三分之一。
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尽管,俄罗斯称已将数百万的乌克兰居民安全撤离,但是,诸多城市公共设施和民宅被严重摧毁,上千万乌克兰公民无家可归,致使双方结下的怨恨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俄乌战争造成的严重灾难,使两国仇恨空前加剧,未来,俄乌边境不会平静。
芬兰和瑞典成为俄罗斯事实上的敌对国家
令包括俄罗斯在内世界许多国家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芬兰和瑞典感到受到严重安全威胁,迫切要求加入北约。这意味着,除也乌克兰处于敌对和交战状态外,在西北方向,北约将兵临城下。
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前,能够预料到这一历史性变化的话,那么,俄罗斯大约不会采取特别军事战争行动。况且,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仍在继续,难以意料真正完全结束的时间与结果。
2022年5月,芬兰总统尼尼斯托、总理马林发表声明,明确表示芬兰将申请加入北约,此后,瑞典政府领导人立即表示,瑞典将与芬兰一起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
对于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各方反应不一。显而易见,北约继续“北扩”至芬兰和瑞典,将进一步威胁到俄罗斯的地缘安全,让本已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
5月16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瑞典总理安德松通话。对瑞典政府申请加入北约的决定表示欢迎,宣称瑞典是北约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他强调说:“瑞典加入北约将加强欧洲-大西洋地区安全”。
同日,俄罗斯外交部对外发表声明说,俄罗斯方面认为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不符合芬兰和瑞典民众的长远利益,不会提高这两个国家的安全水平,反而会使瑞典在外交决策中逐渐丧失主权,将损害北欧甚至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局势。对此,俄罗斯将被迫采取军事技术和其他性质的报复措施,以应对所面临的威胁。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说更加明确,北约不要幻想俄罗斯会心平气和地对待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行为和企图。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这一举动,是北约的严重错误,未来会产生严重后果。
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的表现,却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他在莫斯科出席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领导人峰会时表示,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不会对俄构成直接威胁,但是,北约军事基础设施在芬兰和瑞典的扩张将会引起俄方反应。北约的扩张完全是为了美国外交政策利益人为制造的问题,北约实际上已成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工具,所有这些都加剧了本已艰难的国际安全环境。
普京表示,俄罗斯与芬兰、瑞典这些国家不存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北约以牺牲这些国家为代价的扩张,不会对俄罗斯构成直接威胁。但是,北约将军事基础设施扩张到这片领土必然会引起俄方的反应。至于如何回应,将取决于对俄罗斯所造成威胁的评估。
尽管看上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说法并不像以往那样强硬,但是,欧洲地一些国家都看出来,芬兰和瑞典要求加入北约的行为,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北约强化对波罗的海控制严重威胁俄罗斯
拉脱维亚外长林克维奇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整个的波罗的海将会成为北约的内海。北约对波罗的海的控制将大大强化,而俄罗斯的两个重要地区——圣彼得堡和飞地加里宁格勒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这使俄经济中心将完全暴露在北约军事威慑之下。
北约官方文件显示,目前,俄罗斯与5个北约国家享有大约1200公里的边界。一旦芬兰加入,北约成员国与俄罗斯的边界将增加约1300公里,这是原来的一倍还多。特别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距离芬兰边界仅有大约170公里,几乎没有战略纵深,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将完全暴露在北约的威胁之下。
此外,芬兰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接壤,这一地区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所在地,俄罗斯认为,这是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战略堡垒”。俄罗斯的两个重要的欧洲出海口:圣彼得堡和摩尔曼斯克,都毗邻芬兰,俄罗斯船只从这两个港口进出,无可避免地须经过芬兰和瑞典的海岸线,从而暴露在对方的视线之下。
芬兰和瑞典如果真正加入北约,将使北约的影响力更加迫近北极地区,使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和威慑,从西侧进一步延伸到北方。而北约一旦取得了地理上的立足点,在北约资源共享的政策下,其他北约国家的优势军队,可以视情部署到芬兰和瑞典边界地区,在北极地区对俄罗斯形成压迫。
近年来,北约军事力量进驻波兰,北约还向乌克兰继续扩张,当下,北约的军事力量已经接近俄罗斯边境线,俄罗斯在欧洲方向,几乎被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军事围堵,挤压几乎难以无法呼吸的境地。
俄罗斯安全形势恶化迫使向东寻求后方
尽管俄罗斯有使乌克兰一分为二的可能性,但是,却不能否认当今的俄罗斯周边生存环境正在急剧地恶化,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北约军事力量进驻波兰,再向乌克兰扩张,这样,北约的军事触角已经踏到俄罗斯的边境线,甚至几乎到了难以平静呼吸的境地。
对俄罗斯来说,面对欧洲如此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中,亚洲有可能成为俄罗斯对抗美国和北约东扩威胁的战略后方,包括可以得到的中国帮助。
在政治领域,西方视俄罗斯为冷战的失败国,不承认其安全权益;在经济领域,西方以新自由主义的原则,迫使俄罗斯融入世界经济,使严重依赖于西方的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西方国家不断推行所谓的自由民主模式,动辄便向俄罗斯施加制裁,这些将导致俄罗斯必须重视在亚太地区的发展。
亚太地区的多元性,及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不断上升的地位,客观上拉动着俄罗斯的战略重心向东方转移。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日益崛起,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显著作用。亚太地区在经济、环保、抗击疫情等领域的突出表现,使亚洲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与欧洲的差距有所缩小。
有学者据统计,全球有近40%的世界经济由亚洲创造,33%的国际贸易发生在亚洲地区,62%的集装箱运输也在亚洲各国之间穿梭。在可持续发展、环保、新技术新能源利用领域,亚太国家不仅走在世界前列,还是共同应对全球威胁的可靠伙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亚洲一些国家不断成功控制疫情,快速恢复和发展经济,这不仅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为世界经济的后疫情时代复苏,做出重要贡献。
有学者指出,俄罗斯建立亚太稳定机制的构想,来自于对“印太概念”新的认知。整体上,虽然,俄罗斯对“印太概念”和“印太战略”多有批判,但是,另一方面,在俄罗斯看来,在“印太概念”和“印太战略”中,美国已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美国的最主要的对手。
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印太”地区的战略计划,对抗和遏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美国、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地区内新一轮的海军及核武器军备的竞赛,增加了亚太和印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俄罗斯政治家认为,美国主导的针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计划旨在亚太地区建立封闭的安全机制,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为基础的“印太战略”的发展前景相当有限,这不仅因为美国主导的战略计划带有浓厚的冷战思维特点,而且,更因为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多极化环境”,导致美国愿望无法完全实现。
有学者指出,俄罗斯构建亚太安全稳定机制,至少可以满足自己的三大目标:一是可改善目前并不乐观的外部战略安全环境;二是可积极参与构建非西方主导的多极化国际体系;三是可落实俄发展远东、融入亚太领先经济与科技发展进程的战略。
作者: 杨民青(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