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 > 路言 >

美俄等国针对中亚陆运通道展开争夺!


近年来,作为连接亚洲、欧洲和中东的重要地理枢纽,中亚地区备受全球各大国的关注,特别是受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的多重影响,传统的过境货物运输线路面临“积压难发”或“高价运输”的困难局面。红海航线作为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由于受到巴以冲突影响,其安全性大幅降低,航运量持续走低,导致亚欧之间货物运输受阻,国际贸易遭遇重大损失。

因此,减少过度依赖单一运输通道,构建稳定可靠的多元供应链,成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选择。近期,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大对亚欧大陆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的替代性陆路运输通道的投资。其中,经由中亚地区连接中国和欧洲的“中亚通道”备受关注,中亚各国也因此成为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域外国家纷纷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布局。

 

一、各主要国家在中亚展开竞争

(一)美西方竞相发展与中亚地区国家关系,企图抢先布局中亚陆运通道。

美西方认为,中亚通道途径的中亚地区处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又一次转型期,其邻国俄罗斯和中国都正面临“严重问题”:俄罗斯深陷与乌克兰的战争泥潭,前景不容乐观;而中国则遭遇经济下滑,因此当前是美西方扩大与中亚地区国家全面接触的最佳时机。近期,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正在紧锣密鼓加强与中亚地区国家沟通和联系,以期在对该地区的争夺中抢占先机。

美国:在中吉乌铁路项目协定签署一周后,美国就迫不及待展开公关行动。2024年6月中旬,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旨在支持中亚通道成为一条绕开俄罗斯、经由里海和高加索地区的路线,将该地区与西方连接起来。

7月14日至19日,美国务院“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代理特别协调员海莱娜·马特扎到访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讨论促进中亚通道基础设施的战略投资。

欧盟:欧盟将推动中亚通道建设视为加强欧洲与中亚联系的关键项目。作为欧盟“全球门户”战略的一部分,欧委会还提出构建欧盟—中亚运输协调平台,成为实施中亚通道区域发展计划的基础。

2024年4月至5月,欧委会国际合作总干事霍洛莱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代表举行会谈,讨论实现中亚通道项目和投资的可能性。

6月12日,霍洛莱在访问塔吉克斯坦期间宣布欧盟计划投资100亿欧元,旨在将中亚通道打造成连接欧洲和亚洲的多式联运经济门户,使其不仅有望成为集装箱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有望成为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

同期,霍洛莱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宣布启用中亚—欧洲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协调平台,旨在协调实施中亚地区基础设施优先项目。

日本:2004年,日本与中亚国家启动“5+1”外长级对话机制,紧跟美国步伐,加大与中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力度。2024年8月9日至1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计划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蒙古国,并出席9日举行的首次日本与中亚五国首脑会议。

不过,由于日本国内地震海啸预警,岸田取消了此次行程。在行程取消后,岸田为“中亚+日本商业论坛”录制视频寄语,随后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举行了电话会谈。

8月9日,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了“中亚+日本”对话商业论坛。该论坛汇集了来自中亚各国和日本的450多名代表,其中包括丰田通商、三菱重工、三井物产等日本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及行业专家在内的代表。会议就加强经济联系、数字化、交通物流、农业和重工业等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了讨论。

韩国:2024年6月10日至15日,韩国总统尹锡悦访问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自2007年以来,韩国一直以“C5+1”的外长级对话方式在中亚地区强化存在。

韩国认为,贸易关系多样化和寻找其他资源运输路线对韩国至关重要,因此积极寻找与中亚国家合作的新途径。韩国希望利用其技术优势,帮助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无人机生产的领导者,包括拓展无人机物流运输。

韩国机车车辆制造商现代罗特姆和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签署了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6列时速可达250公里的高速列车供货合同。有分析认为,韩国此举是冲着中吉乌铁路而来,意图尽早抓住中吉乌铁路带来的商机。

(二)俄罗斯着力打通南北运输通道,同时与中亚通道沿线国家强化合作。

表面上,俄罗斯对中亚通道反应平静,并未给予过多关注。有分析指出,一方面,通过中亚通道的货物需要多次转运和清关,加上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因此中亚通道的运输成本更高、速度更慢,与过境俄罗斯的亚欧北部运输路线相比,其整体竞争力有限。

另一方面,俄罗斯近两年将重点放在加快打通南北走向的运输通道。俄总统普京在其新任期专门设立负责运输领域国际合作的总统特别代表职位,负责南北国际运输通道和北方海路建设。

此前,普京指示扩大南北国际运输通道,使其将俄罗斯波罗的海港口和摩尔曼斯克运输枢纽与波斯湾和印度洋沿岸的港口连接起来,并明确从摩尔曼斯克到伊朗阿巴斯港之间将以1520标准轨距的宽轨距提供无缝铁路交通,届时从俄罗斯摩尔曼斯克运送货物到印度孟买大约需要15天,与传统路线相比,运输时间将缩短四倍。

一是与伊朗、印度等国加快南北运输通道建设的深度合作。2023年5月,俄罗斯和伊朗签署拉什特—阿斯塔拉铁路建设协议。有消息称,俄罗斯打算承担几乎全部费用,下决心通过这条铁路打通南北国际运输通道,从波罗的海到里海、波斯湾、印度洋,连接并辐射多个国家,预计将于2028-2030年建成。

2024年7月初,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宣布加强物流连通性,启动南北国际运输通道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清奈海上走廊,并挖掘开发北方海路的潜力。对此有分析指出,印度有意通过伊朗为俄罗斯打开一扇窗,印度与伊朗已达成管理阿曼湾沿岸的恰巴哈尔港协议,该港口将成为印度与阿富汗、中亚、俄罗斯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印度希望这条运输通道能将运往欧洲的货物从25天缩短到11天。

二是与中亚通道沿线国家强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在双边层面,哈萨克斯坦看到南北国际运输通道的优势在于将运输距离和成本减半,因此积极参与该路线的建设。2023年5月,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欧亚经济联盟元首峰会上表示,南北国际运输通道是“新全球物流”的关键要素。同年7月,俄罗斯同意土库曼斯坦加入南北国际运输通道协议,随着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铁路线投入使用,土库曼斯坦有意挖掘其在过境物流方面的潜力。2024年5月,普京访问乌兹别克斯坦,特别谈到加强两国在铁路运输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其中就包括南北国际运输通道。在多边层面,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已同意启动一条新的多式联运“南部运输通道”。有分析认为,这条货物运输路线绕过哈萨克斯坦,对哈国打造中亚和里海的运输枢纽计划造成冲击。将来,一旦中吉乌铁路建设完成,也将成为哈萨克斯坦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二、各国布局中亚陆运通道的目的和影响

(一)意在维持中亚地区的力量平衡。

有分析认为,域外各国和中亚国家开发中亚通道,目的是维持欧亚大陆互联互通的“可控竞争”,不管是美国及其盟友对中亚通道采取积极攻势战术,还是中国加快开发中亚通道,抑或俄罗斯以南北运输通道迂回到中亚的策略,都是为了维系中亚地区的大国力量平衡,不允许任何一方在该地区建立“称霸秩序”。

美西方的主要目标是想方设法对冲中俄在中亚的影响力,甚至美国也试图阻止印度与伊朗的海港合作协议,其目的就是防止别国对其霸权构成挑战。俄罗斯则担忧在中亚基础设施联通中被边缘化。俄总统普京在2022年不再反对建设中吉乌铁路,其既强调加强“南北方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指出“东西走向”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合作的重要性,明显展示了寻求基础设施联通的平衡倾向。

(二)开发中亚通道可以为亚欧国家间互联互通创造更多机遇。

近期,各主要国家围绕开发中亚通道的博弈升温,各方都在抢抓先机,布局对自己更加有利的运输通道。有分析指出,亚欧东西和南北通道可以为运输和物流带来协同效应,提高运输和经济的连通性,降低进出口商的成本,增加人口的流动性。

中亚地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对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移动和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接入的扩大,为中亚地区加速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其中,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扩大。中亚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快速增长,进一步要求对新的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提升。如果降低亚欧通道的运输成本,并将其合并为一个联合运输网络,可使沿线的货运量大幅增加。

(三)中亚地区国家努力维持平衡局面,防止卷入大国竞争。

对处于枢纽地位的中亚国家而言,既意识到大国竞争导致中亚紧张局势加剧,从而开始防范由此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同时也选择加强多层次的地区政策协调,努力保持当前的平衡局面。

在2023年9月举行的第五届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期间,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强调,在地缘政治恶化的背景下,中亚五国必须联合起来确保安全。在今年8月9日举行的第六届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期间,中亚地区国家讨论制定了统一的地区议程,包括与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将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合作称为地区组合,他认为只有双方共同携手,才能确保两国的可持续发展。有分析认为,整个地区的命运将取决于这对组合的稳定性。

三、中国要如何应对?

为抵御和防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周边进行渗透和破坏,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顺利实施,中国应加强与中亚地区国家的关系,大力开展互联互通建设。这一战略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是区域合作的重要一环。

(一)深化政治互信。

中国与中亚国家应保持高层交往的常态化,通过定期的政治磋商和战略对话,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因此,建议积极参与到该地区的安全事务中来,例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加强与中亚国家在打击跨国犯罪、反恐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加强各层级的沟通与协调,就双边关系、地区安全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确保双方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步调一致。

同时,设立专门的工作组或专家组,负责推进各领域合作的具体事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开展情报交流和共享。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了共同应对安全挑战,抵御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渗透和破坏,建议开展与中亚地区国家的情报交流和共享。

具体包括:建立情报交流机制。设立专门的情报交流协调机构,负责与中国及中亚各国相关部门的日常沟通和联络工作。定期组织情报工作人员互派学习、交流经验,提升双方情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交流能力。推进情报技术合作。共同建设和完善区域信息网络,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的效率。鼓励和支持双方在情报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和创新,推动先进技术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强化情报信息共享。构建统一的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响应速度。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与中亚国家在数据收集、分析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深化多双边合作框架下的情报交流。

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机制下的情报交流活动,如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情报合作与交流。与中亚国家签订双边协议或备忘录,明确双方在情报交流和共享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三)促进经济和人文合作。

在经济领域,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以共同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加强双边和多边贸易合作,扩大双方市场的准入,促进商品、资本、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在人文领域,建议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更多双边和多边的合作项目,推动人员往来和旅游合作。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广教育合作项目等,培养更多的双语人才,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拉近双方人民之间的距离,为深化政治互信创造民意基础,减少相互间的误解和误判。

(四)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而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中国在积极推动建设中吉乌铁路的同时,应继续与中亚国家共同规划和实施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铁路、管道和通信网络建设,提升区域的互联互通水平。

其中,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和中亚国家应加强通信骨干网、宽带网络和移动网络建设,提高区域通信覆盖率和网络质量;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同推进油气管道、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实现能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城市建设领域,可以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作者:路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