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 > 徐长银 >

美学者中对特朗普强硬对华政策有不同意见


 

特朗普政府自去年以来,对中国采取了强硬对抗措施。特朗普政府班子主要成员的一些公开表态,从美国副总统彭斯2018年10月4日发表的对中国进行全面攻击的反华檄文,到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等高级官员近期不断地公开点名攻击中国,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全面挑战和打压中国的决心。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不仅仅是要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妄想迫使中国改变政治体制。2018年12月初发生的美国与加拿大联手拘押中国华为公司负责人事件,表明美国急于搞垮中国已经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尽管美国许多媒体声称,美国国会、美国两党及美国精英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但是在美国学者、企业家和前政府官员中,仍有一些人发出了与特朗普政府反华政策不同的声音,他们指出,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对抗的政策是错误的,有可能走向危险的境地,发展美中关系符合美国的利益。

一、管控分歧,加强合作,符合美中双方利益


 

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2018年10月19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美中关系的恶化和对抗,风险和代价是巨大的,“最合乎现实的选择是注重处理好两国间的主要分歧”,“企图遏制中国根本不是合乎现实的政策”。理查德·哈斯认为,美中在朝鲜问题和阿富汗问题上都有合作的可能,在处理金融危机、气候变化问题、改革世贸组织以及在制定网络空间规则方面,中美合作也“必不可少”,放弃有选择的合作的可能性是“愚蠢的”。

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10月2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的研究报告最后在《建议》部分中提出,尽管美国和中国是全球和特定地区的竞争对手,但两国之间开展合作是可能的;中美间的合作可能因地区而异,与中国合作可能并不那么困难。

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苏珊·桑顿)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是走向错误的方向,美中进行对话符合美国的利益。董云裳认为,美国应朝务实的方向迈进,不可能孤立中国;“意见出现分歧,有必要加强对话,寻找共同点”,但是,“美国社会在分裂政治下已经认为向对方让步一英寸也是错误的”;“如果美国找不到与中国合作的道路,我们将迎来极其困难的未来”。

二、美国对中国进行一场“新冷战”是错误的


美国金融服务行业恩维斯特内特公司全球战略负责人扎卡里·卡拉贝尔去年10月31日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美中关系出现“恶性转折”,美中之间发生一场“新冷战”的讨论越来越普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都是因为美国单方面决定挑起战争,因为美国的总统一心想要恢复神话般的过去,美国的国家安全机构急需一个敌人。美国的对抗战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会使美国更加强大,更不会改变中国的长期轨迹”。

卡拉贝尔的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有利于全球稳定,因为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繁荣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这对美国也是有益的,因为从耐克到星巴克再到苹果的数百家美国大公司都找到了新的市场。许多的美国人也从中国的廉价商品中获得了好处。文章指出,“把中国当作一个利益与美国完全相悖、其长期野心只能以美国繁荣为代价才能实现的对手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中国没有表现出与美国发生冲突的欲望”。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11月7日发表文章说,美中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新冷战的说法“有误导性”,更好的描叙应是“合作竞争”。约瑟夫·奈认为:与冷战时期不同,美中之间不存在数万计的核武器相互瞄准对方的情况;美中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密切;中国不会入侵美国,没有对美国构成生存威胁;中国和美国面临的跨国挑战是不可能在没有对方参与的情况下解决的。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保罗·史密斯12月4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布文章认为,停止与中国接触是一个错误,“美国和中国是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两大支柱。它们的双边关系是无可比拟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大国的积极参入,这个时代的所有重大挑战都无法得到管控或解决”,“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但世界和平与全球繁荣的命运取决于富有建设性的美中关系”。

三、美国对抗中国的政策将加速美国的衰落


 

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莉森曾于2017年5月出版了一本题为《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的新书,而名噪一时。此书提供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非凡崛起和美国相对衰落的数据,并认为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迅速的根本性变化,如果美国和中国发生对抗,两国间势必会有一战。艾利森认为,战争的风险是确实存在的,其后果是难以形容的可怕,为了避免一场战争,美国不应期望对中国实行控制,而必须学会接受中国的强大。该书警告说,美国旨在对抗中国的政策有可能加速美国的衰落。

美国学者约瑟夫·帕伦特和保罗·麦克唐纳不久前出版了他们合著的《巨人暮年》一书,对艾莉森的《注定一战》一书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研究了历史上的大国衰落的情况后认为,对衰落的大国来说,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会弄巧成拙,失去相对实力的国家应该采取紧缩和妥协的政策以避免冲突,而不是阻止一个崛起的挑战者。《巨人暮年》与《注定一战》都提出了相同的政策建议:接受中国的崛起。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科布斯12月1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说,美国应选择与中国和解,而不是对抗。文章认为,西方国家领导人“不应对中国在制造业中日益提升的主导地位感到不安、嫉妒其人民的乐观情绪、或因中国违反规则而发起贸易战,而应对中国的成功表示欢迎和称赞,同时遵守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文章指出,美国凯托学会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具有遵守世贸组织规定的良好记录,特朗普政府试图单方面惩罚中国,是想用蛮力而非外交来解决问题,这损害了两国的经济。

美国进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富克斯10月5日发表文章认为,特朗普的“对华强硬政策”将会适得其反。文章说,在华盛顿,对华“强硬”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必须警惕新的‘谁失去了中国’的争论以及新的麦肯锡主义的可能性。那些主张与中国展开原则性外交的人并不是‘软弱’或‘绥靖主义’”。文章指出,彭斯的讲话可能导致有害的政策,如特朗普与其团队讨论了禁止所有中国学生到美国求学的提议,“这可能对美国经济、我们与中国人民的关系、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我们珍视的价值观造成严重损害”;虽然彭斯声称特朗普总统的领导正在起作用,“但事实是,特朗普也许是我们在使美国具备长期竞争能力方面面临的最大障碍。很难想象,我们能解决在这一挑战中面临的最关键任务——整顿我们的秩序,恢复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声望——只要特朗普是总统”。

四、特朗普政府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遭到的反对声更大


 

自特朗普去年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贸易战以来,美国国内,包括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美国企业界、美国学者以及美国舆论,反对和不赞成贸易战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普遍认为贸易战没有赢家,最终将会使美国消费者承担更大的负担。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发表的题为《喂,特朗普总统!中国人不会为你征收的关税买单,买单的将是我们》的文章说,特朗普的做法“太愚蠢了”,他似乎不明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将会由购买这些商品的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来支付;特朗普指望中国面对其惩罚性的关税将会屈服,但“这种情况没有发生”,相反,中国采取了报复性征税,使美国的许多行业感到焦虑。美国《纽约时报》则发表了一篇题为《特朗普说关税能拯救美国工厂,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这回事》的文章,认为特朗普正在筑起一道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经济,试图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美国的就业机会,但事与愿违。

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去年9月份组织了一次研讨会,会上,六位美国前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谴责了特朗普政府奉行的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并警告说,这些政策可能对美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地位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曾担任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贸易谈判代表迈克尔·坎特说,这是70年来美国人第一次发现自己是世界贸易舞台上的“异类”。小布什政府时期的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说,不断对中国加征关税给美国经济造成的伤害是“自找的”,任何假装美国加征关税并没有损坏美国经济的人都在“自欺欺人”。

美国佩珀代因大学一位金融学教授发表文章说,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行事方式不同,中国人“更愿意对话,而不是对抗”,他们喜欢双赢的解决方案胜过“赢者通吃”,“这背后的逻辑是,在竞争中处于极端位置的人很可能失去平衡,将优势送给对手。这样的人可能最初看起来很强势,但从长远看必败无疑”;时间在中国一边,特朗普迫使中国认输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贸易战加强了中国抵制外国干预的决心,而美国可能无法全身而退,如果贸易战久拖不决,半年后的局势就可能与现在“截然不同”。

特朗普政府内部在对华贸易战问题上同样存在分歧。在阿根廷举行的G20峰会前夕,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讲话时,对敦促特朗普尽快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美国企业家和华尔街银行家进行了指责,要“华尔街从美中谈判中滚出去”。纳瓦罗的讲话立即遭到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的反驳,称“彼得只为自己说话,他既不是为了总统,也不是为了在各个层面正在与中国谈判的政府”。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也建议特朗普放弃对中国进一步提高关税并与中国在贸易方面达成一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