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 > 徐秉君 >

对于北约和美国,马克龙明显转变态度背后,难掩欧洲自主本心


前两天,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行的“全球安全”(Globsec)论坛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讲话时呼吁,北约不太可能在 7 月举行的联盟峰会上投票接纳乌克兰为成员国,但它应该向这个陷入困境的国家提供“具体和切实”的安全保障,并呼吁在欧盟内部建立更强大的欧洲防御,尽管许多中东欧国家对此持保留意见。

就在几周前宣布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的马克龙,在GLOBSEC安全论坛上承认,“我不确定我们是否会就正式加入达成共识”。但他表示,北约应该努力巩固更适度的支持保证。他认为,北约需要讨论具体和切实的安全保障。

面对媒体记者问及早在2019年发表的“北约脑死亡”的言论时,马克龙回顾了这一言论的变化过程,他说,“我可以说,今天普京用最严重的电击让它清醒了”。

马克龙在2019年11月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专访时,发表了“北约脑死亡”言论。这一言论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其要点是他警告欧洲国家,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显然“抛弃了我们”,站在“悬崖边上”的欧洲需要思考自己的战略问题,否则将“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去年俄乌冲突后,马克龙表示他不会收回有关北约“脑死亡”的说法。同时他还认为,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是给了北约一次“电击”。他当时还称,俄对乌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对一些欧洲国家的边境构成了“威胁”,而俄对其邻国的“入侵”,将有助于明确北约的战略角色。

尤其是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国际社会普遍支持双方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但美国主导到北约及西方国家,却一再“拱火浇油”,不断增加和提升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质量、数量和力度,甚至提供高精武器和重型武器,加剧推升冲突的强度和烈度。从而使和谈目标南辕北辙,停战和平遥遥无期。

然而,马克龙自俄乌战争以来的一些外交表态,却让部分东欧国家心存疑虑,为了消除这些疑虑和安抚人心,他坚称,“我们必须能够在中高强度的战争冲突中长期支持乌克兰”。

5月31日,斯洛伐克总统卡普托娃(右)在位于首都布拉迪斯拉法的总统府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法新社图

另据法新社此前报道,马克龙不止一次地激怒了其他欧洲国家,如他曾建议,俄罗斯不应该受到“羞辱”,并建议让俄罗斯像乌克兰一样,在战后应该给予它“安全保障”,以避免重复1918年的错误,当时对战败国德国的做法,导致了纳粹德国的崛起。

随后,马克龙调整了措辞,强调只能根据乌克兰的条件来进行和平谈判,而且只有通过“击败”俄罗斯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马克龙还呼吁支持欧洲主权,特别是在军事层面——尽管东欧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说,“我们绝不能让欧洲第二次被绑架”。马克龙强调“欧洲防御”、“北约内部的欧洲支柱”、“对于获得长期可信度”是“不可或缺的”,并呼吁欧洲人获得“深度军事打击的能力”,并且要购买欧洲武器。他坚称,“地缘因素不会改变”,也有必要“以最和平的方式、不存任何幻想地与俄罗斯继续共存”。

分析认为,马克龙的这些言论和呼吁,反映了马克龙执政以来所追求的法国雄心和欧洲战略自主的外交理念,其核心还是借鉴“戴高乐主义”,旨在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世界大国地位,避免成为美国附庸。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核大国和欧洲经济强国,法国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冷战时期,法国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还曾一度退出北约。近年来,法国一直致力于推进欧洲战略自主和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体现了法国意欲争夺在欧洲的主导地位,以及对欧洲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法德主导下的欧洲在战略自主方面,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如增加防务经费、组建欧洲自己的军队、加强军工合作等。然而,俄乌冲突打乱了欧洲实现其战略自主的原有节奏。一方面,暴露了欧洲推进战略自主的一些短板,如防务能力不足和外交斡旋能力有限等。另一方面,欧洲的这些短板助长了欧洲内部倒向依赖美国和北约的倾向,使得推进欧洲战略自主陷入低谷。

据路透社报道,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进行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防务整改,美国派出超过10万军人驻扎在欧洲大陆。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称,俄乌冲突使欧洲战略自主遭到重大挫折。美国向乌克兰提供250亿欧元军事援助,在无意中折断了欧洲防务新生的“翅膀”。

马克龙最近呼吁,在欧盟内部建立更强大的欧洲防御,实际上也是重提欧洲战略自主,其目的是呼吁欧洲人重新重视这一问题。

今年4月,马克龙在一次演讲中表明,欧洲战略自主应该基于五个支柱,竞争力、产业政策、保护性、互惠和合作,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都是欧洲战略自主的助推器。

然而,在实际推进中,法国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以增强推进欧洲战略自主的实力。其次是要平衡欧洲内部关系,寻找其利益共同点并消除分歧,以争取欧洲国家对战略自主的积极支持。再就是还要不断调整策略,并克服来自内外的各种阻力,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领推进欧洲战略自主。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军事观察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