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选总统乔·拜登2021年1月20日即将入主白宫,他将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政策,已成为美国媒体以及世界各国媒体最为关注的问题。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也关系到世界大局的走势。
与特朗普相比,拜登是个老资格的政客,从政40多年,比较成熟理智。他曾多次访华,对中国的了解也比特朗普多一些。拜登在担任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和担任美国副总统期间,以及在此次竞选总统期间,在中国问题上都发表有一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对中国的态度和立场。
拜登大选获胜后,对华言行比较谨慎。目前,美国媒体报道和分析比较多地认为,拜登上台后奉行的对华政策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对抗立场,二是奉行“竞争与合作”的对华战略。也有少数媒体建议,拜登应该走与中国“合作共赢”的道路。
一,认为拜登将会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对抗立场,对华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美国一些媒体指出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拜登在竞选总统期间明确表示,要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拜登上台后需要兑现自己的承诺。2020年3月,拜登曾发表文章说,“美国确实需要对中国强硬”,而且还说,应对中国的挑战“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美国盟友和伙伴的统一战线”;6月份,拜登进一步强调说:“我们正在和中国竞争,我们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他们对我们是严峻的挑战,在某些领域是真正的威胁。”
美国《新闻周刊》去年11月份的报道认为,拜登与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拜登将联合盟友来对抗中国。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报道也同样认为,在遏制中国技术影响力方面,拜登与特朗普几乎没有显著的分歧,而且,这也是美国两党的共识。
其二,拜登将会利用特朗普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措施作为与中国进行谈判的筹码。2020年12月2日,当选总统拜登对美国媒体表示,他不会立即采取行动取消特朗普与中国于2020年1月签署的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其中包括美国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25%关税,他表示要与盟国就此问题进行磋商。而在去年8月竞选期间,拜登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曾说,特朗普与中国打贸易战是“鲁莽”和“错误”的,它损害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他当选,他将取消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20年8月份在报道中就曾指出,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可能是拜登,如果拜登当选,他可能继承特朗普的一些强硬政策,从而给拜登政府提供一个巩固美国世界地位的机会。
其三,美国国会两党都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拜登不会背离两党共识行事。美国一些媒体指出,拜登一直在知识产权、人权等问题上指责中国,而且他更重视在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与中国的斗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指出,拜登入主白宫后,美国在香港、新疆等问题上与中国的政治分歧在今后几年很可能继续扩大。CNN的报道还说,拜登“将会不断受到国会共和党对华鹰派的批评压力,要求他变得更加咄咄逼人,……这将使气氛比现在更糟”。
此外,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报道指出,美国此次总统大选暴露出来的严重政治分歧,将迫使拜登为了缓和国内紧张局势,“使他没有政治资本来全面改变美国的对华政策”,为了弥合美国两党的分歧,拜登政府可能把咄咄逼人的对华政策视为与共和党找到共同点的手段,因此中美“两国间的对抗可能会继续,甚至会加速,而不会让位于一种兼顾合作与竞争的更稳定状况”。
其四,中美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对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指出,拜登的做法可能与他的前任有所不同,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咆哮和不可预测,但是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和贸易专家认为,“随着华盛顿继续仔细审视它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系的方方面面,美中两国在贸易和技术方面的分歧将进一步加深”。报道说,这是因为“这两个体系之间存在根本性、系统性的对抗。从许多方面来说,竞争会加剧”。比如,拜登上台后,美国与中国将在5G网络、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展开较量。为了争夺这些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甚至有可能开始“与中国脱钩,减少合作,限制技术共享,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关闭贸易”。
二,认为拜登可能奉行“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对华战略,中美紧张关系将会有所缓和。
1、从历史上看,拜登曾积极主张发展中美关系。2001年拜登担任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时曾表示,努力发展美中友好合作关系非常重要。他反对把中国视为敌人,认为中美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共同利益,认为积极沟通和协调才是解决中美分歧的关键。
2011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访华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说:“中国的崛起并不是美国的覆灭。”拜登说,通过去中国访问,“我能发现32年间中国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一些人将中国的经济发展视为一种威胁,并喜欢使用“冷战”对峙或大国对抗的论调,“我反对这些观点”,“我仍然坚信,一个成功的中国可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当贸易与投资把我们联系到一起,各自的成功也对彼此休戚相关。从全球安全到全球经济增长这种种问题上,中美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与责任,我们也有动机共同合作”。
拜登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国内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创造意识和能力不足以及存在腐败现象等,因此中国还构不成对美国的威胁,而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对美国是有利的。
2、从拜登竞选期间的对华言论来看,他在中国问题上的调子逐步升级。2019年5月,拜登在宣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的首场竞选演讲中说,中国“不是坏人”,中国也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拜登的这番表态立即遭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共同批评。随后拜登不断提升调门,声称“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中国对美国构成严峻挑战,而且在某些领域构成真正的威胁。但他同时表示,要寻求“在双方利益一致的的问题上与北京合作,例如气候变化、武器不扩散和全球卫生安全等”。
2020年10月,拜登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目前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俄罗斯,它破坏了美国的安全和联盟。其次,我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中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拜登从认为“中国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到演变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其中有多少是因为竞选的因素,有多少是他态度上的演变,无法知晓。拜登没有声称中国是“最大的威胁”,没有把中国视为敌人,也算是留有余地。
3、从拜登提名的内阁成员名单来看,多数是奥巴马时期的政府官员,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他们对中国的态度比较务实。
今年1月13日披露,拜登准备任命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亚太事务的前国务院官员库尔特·坎贝尔为白宫“亚洲事务主管”。坎贝尔14日在美国智库亚洲协会年会上表示,要设法“停止美中关系直线下坠”的状况。他说,明智的做法是美中双方都暂停目前针锋相对的做法,深吸口气,后退一步,稍息放松,然后向对方迈出一步,都向对方发出信号,显示至少建立可行的关系的愿望。比如在签证、记者、领事等问题上都可以做些事情,有助于改善双边关系。
去年被提名为美国国务卿的安东尼·布林肯曾表示,任何与中国脱钩的努力都是不现实的,只会适得其反。他建议在气候、核不扩散和健康等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
被拜登挑选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曾在2019年撰文说,尽管美中“两国间存在很多分歧,但两国都需要准备好与作为一个大国的对方共存”,美国必须避免与中国发生“危险的对抗循环”。
拜登提名的财政部长、美联储前主席珍妮特·耶伦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认为对华商品增收关税并没有提高美国企业的竞争力,相反对美国的就业造成冲击。前白宫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克莱特·威尔姆斯表示:“如果你看看她过去的经历,她在对华问题上比特朗普政府中的大多数人都要温和。”
因此,美国学者认为,拜登上台后对华政策将会有所调整,将会奉行与中国竞争的同时寻求合作的对华战略,美中之间的对话渠道将会逐步打开,美中目前紧张关系将会得到缓和。
三,无论拜登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政策,改变不了百年之变的世界大格局
现在判断拜登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政策还为时过早。对于美国政客,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据美国媒体去年年底报道,拜登团队里的官员建议,要把合作、竞争和对抗结合起来对付中国。这表明拜登政府一方面想强硬打压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想与中国进行合作。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现在的中国已不是过去中美关系时期的中国。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和综合国力方面,与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在1993年银河号事件中遭受屈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美国媒体彭博社经济部去年11月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2020年的中国已崛起为全球主要强国,“到203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或许也将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政治角色”,中国崛起是世界格局今后几十年发生重大变化的组成部分。
彭博社经济部的研究报告还指出,从二战结束到21世纪初的稳定期即将结束,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亚洲正在重返全球经济舞台的中心。研究报告说,本世纪初,亚洲只占全球经济产出的25%,到2050年,亚洲对世界经济产出的贡献将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2000年,新兴市场国家占全球产出的约五分之一,到2050年将占百分之六十左右。而在此期间,“北美和欧洲将节节败退”。
美国一超独霸的时代成为过去,新兴力量快速崛起,多级世界已经形成,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在东移。无论下届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百年之变的世界大格局谁也改变不了。